回應錢學森之問——深度解讀國內高校實驗班
2014-04-10 15:20:04中國《高校招生》雜志
為什么中國高校培養不出頂尖人才?大師錢學森的生前疑問備受社會關注。從2010年起,國內不少高校紛紛推出新設的實驗班(學院),目標直指培養創新拔尖人才。實際上,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國內很多高校基于不同的培養方向相繼創辦了符合自己辦學特色的實驗班,比如“強化班”“試點班”“試驗班”和“實驗班”等。其目的主要包括:探索新型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正視學生差異,培養高素質、創新型的研究型人才;探索高校學生自主選擇專業機制等。這些實驗班在高校經過長時間的試驗,不管是在培養創新型研究人才,還是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模式上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高校開設的實驗班已有近百個,很多高校設有多個實驗班,根據實驗班的專業性質及培養模式,目前實驗班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別:理科實驗班、文科實驗班、工科實驗班、人文科學實驗班、社會科學實驗班、基礎科學班、復合培養實驗班等。
實驗班(學院)產生的背景和初衷
產生背景
(1)歷史因素,計劃經濟時代僵化的教育模式日益淪為改革開放后高等教育發展的瓶頸。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我國高校進行了大規模的院系調整,雖然滿足了當時特殊歷史情景下的需要,但其偏重工科,忽視理科,嚴重削弱政法、財經等人文社會學科,致使近代歷史上我國大學內部的通識教育被迫中斷。
(2)實踐訴求,我國高教大眾化進程的推動。高校在組織、規模上的發展,將推行通識教育、建立現代大學制度、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等議題開始提上日程。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也是高等教育量性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高校實驗班(學院)就是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組織,希望通過在組織結構上的調整為高等教育帶來人才效益與高校人才培養理念的完善。
(3)時代要求,知識經濟時代對復合型人才的呼喚,成為推動高校實驗班發展的最強有力的因素。在多元文化相激相蕩的全球化時代中,時代所需要的人才是具備創新能力的人才。
產生初衷
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教育部門人才培養的重點轉移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上。為了打破人才培養條塊分割、專業劃分過細的弊端,很多高校為了培養具有競爭力的一流創新型人才,便以開設“實驗班”的形式積極探索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實驗班(學院)的選拔途徑和條件
目前我國高校實驗班(學院)招生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直接從高考生中招收,考生填報志愿時直接報考實驗班,如北京大學元培學院的文科實驗班、清華大學的人文科學實驗班、中國政法大學的法學實驗班等。另一種招生形式,是從大學新生中選拔。如北京師范大學勵耘實驗班的選拔,通常在新生入校第二學期進行。清華大學的化學—生物學基礎科學班,主要招收通過化學或生物學競賽獲獎保送的學生,以及從各理工科院系通過全校性第二次面試選拔的學生。北京林業大學“梁希實驗班”也是在新生入學后選拔的。
高校實驗班(學院)一般都是作為一個獨立的招生專業形式對社會公布,考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填報,由學校根據考生的成績和志愿擇優錄取,一般并沒有其他特殊的要求,具體招生報考條件需參照對應高校實驗班(學院)當年的招生簡章。
與非實驗班相比,實驗班(學院)在人才培養理念、教學模式上有著以下不同之處:
(1)廣挑精選,優化生源。由于培養目標的高定位,各校實驗班(學院)的招生辦法也各有一套嚴格的程序,以確保生源質量的高起點。
(2)強化基礎,淡化專業。從各校的辦學實踐來看,加強基礎、淡化專業、追求多學科的結合與相互交叉成為優秀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之一。
(3)進行教改試點,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上,鼓勵任課老師進行教學改革,更新教學內容,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4)實行專業分流,貫徹因材施教。實驗班(學院)的學生完成第一階段基礎課程的學習任務后,在自愿基礎上,實行專業分流,以輻射狀進入各專業繼續學習。
(5)加強素質教育,鼓勵個性發展。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和“做事”,目的在于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和對社會的適應性。
實驗班(學院)的特殊性和前景
如今越來越多的高校嘗試開設具有大類招生性質的實驗班,其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入學時沒有固定的專業“帽子”,通過寬口徑的通識和大類平臺課程的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重新理解專業和認識自己,進而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方向。
以浙江大學人文科學試驗班為例,其前兩年重點在于對學生基礎知識的培養,三、四年級進入學院專業學習,與傳統的定向實驗班相比,能夠避免由于專業限制所導致的學生知識面上的局限,為培養寬口徑通識型人才打好基礎。能夠使學生的知識系統化、綜合化,更加符合高素質創造型人才培養的要求,為學生將來能適應現代化科技分化、綜合、交叉的發展趨勢而打下良好的基礎。
相比于其他本科專業的學生,實驗班畢業的學生一般具有更多的保送研究生和出國留學的機會。例如北京科技大學規定“完成理科實驗班教學計劃的優秀畢業生具有保送研究生資格,實行本、碩、博連讀”;北京工業大學三個實驗班學生的讀研和出國率均在50%以上;武漢大學的國際數理經濟與數理金融實驗班到國外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的人數已超過140人,很多學生還獲得了世界著名大學提供的全額獎學金。
實驗班(學院)報考注意事項
(1)鑒于大多數高校實驗班(學院)“寬口徑、厚基礎”的培養模式,對于高考成績優異,又沒有選好專業的考生來說,報考實驗班(學院)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實驗班(學院)錄取的分數線頗高,一般都排在高校錄取分數線最高的專業之列。對于分數很高卻沒能上國內知名高校的考生來說,被重點大學的實驗班錄取,也并不“虧待”自己的高分。
(3)看清《招生章程》中的要求。有的高校要求報考實驗班(學院)只招收第一志愿的考生,有的高校對考生有總分或單科成績要求,有的對外語語種有限制。另外,不少實驗班都包括了中外交流的內容,也加大了培養的成本,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也在考生考慮的范圍之內。
下一頁為資料集錦——部分典型實驗班(學院)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