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專家指導:錄取到不喜歡的專業怎么辦
2012-08-17 10:13:32文匯報文章作者:熊丙奇
在當前的高考錄取制度下,很容易出現一名考生雖然被錄取,但卻對學校或專業不滿意的情況。有調查也顯示,超過一半的大學新生對就讀專業不滿意。
2012年高考錄取接近尾聲,如果你沒有被錄取到心儀的專業,也不必沮喪,大學仍給你提供了重新選擇的機會。而大學教授也說:隨著通識教育日趨盛行,專業概念日漸淡薄,培養自己的能力才是大學學習中最重要的。
在大眾化教育時代,既有實行通識教育的大學,也有實行職業教育的學院。對于前者,學校其實不應該把專業劃分得過細,甚至可以在本科教學中不分專業,你也不應特別在乎專業,而應關注自己通過專業學習獲得最為重要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對于后者,學校則應以就業為導向,根據社會需求設置專業,選擇這些學校,你應關注自己的專業興趣。
如果考生進入的是一本院校,不應特別在意專業,而應在意怎樣通過專業學習,利用學校的資源平臺,培養自己的基本能力和素質;如果考生進入的是二本院校和高職高專,則有必要更多關注專業,因為這關系到自身專業技能的培養,以便今后更好地就業。
如果確實對專業不喜歡、不滿意,也難以轉變專業觀念,則可利用高校的相關政策,爭取進入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學習,或者在大學中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內容。目前,我國高校大致有以下一些政策。
其一,換專業政策。近年來,我國不少高校紛紛推出換專業政策。具體操作是,在大學一年級(或二年級)結束,給予部分學生換專業的機會(換專業的比例從5%到30%不等),有換專業意愿的學生可根據換專業條件提出申請。各高校的換專業條件,基本包括高考成績、大一學業成績、換專業考試成績等幾方面,分析這些條件,一個結論就是,努力學習好本專業以達到換專業的目的。這樣的換專業政策,確實顯得很“荒謬”,但也是當前高校的無奈之舉。如果你準備換專業,那么,先不要抱怨本專業,努力學習好本專業,你才有換專業的希望。
其二,專業輔修政策。由于換專業的名額有限,還是會有相當數量的學生,想換專業卻未果。對于這類學生,在本專業學有余力的情況下,可以學習另外一個專業的課程。我國不少高校,包括一些二本院校在內,都有專業輔修政策(輔修的比例從20%到60%不等)。專業輔修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學好本專業,也要花時間學習其他專業,但如果能把握這一機會,將在獲得本專業畢業證書的同時,獲得專業輔修證書,顯然拓寬了自己的就業渠道。
其三,跨校選課政策。在上海、北京等地,高校之間有跨校合作,比如上海西南片高校和東南片高校,就推出了跨校選課。一個學生在一所學校讀書,可以跨校選修另一校的課程,獲得規定的課程學分,可以拿到這所學校的專業證書。這是讓學生學習自己喜歡專業的好機會,但從近年的情況分析,最終修完課程學分,拿到證書的學生并不多,其中一個原因是,很多學生覺得在學校間奔波太辛苦,很難堅持下去。
其四,如果高校沒有上述政策,你也無余力把握各種機會,那么經過四年學習后,還有機會通過考研換到適合自己的專業領域。根據目前的考研政策,不少專業,對報考學生的本科專業限制不強,因此,如果你在四年的本科學習中,錯過了自己喜歡的專業,考研會給你再次選擇,當然,把握考研機會,需要你付出并不亞于高考的努力,從目前的考研競爭程度看,競爭程度已經超過高考。
所以,大學里不是沒有機會,也不是沒有資源,只要你努力做好規劃,是有很多機會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專業知識的。問題在于,一些學生抱怨自己進了不喜歡的專業,將此作為一個不努力學習、在大學里混日子的借口。事實上,在終身學習時代,就是全日制高校沒有這些機會,學生還可以在非全日制高等教育領域和網絡領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比如,可以去讀一個自己喜歡的網絡教育專業,也可利用網絡公開課資源,學遍世界名校的公開課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