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關鍵沖刺:專家指導高考各科復習策略
2009-03-12 10:51:18三峽晚報文章作者:趙婷婷
距離高考僅有三個月,在這個全面提升能力的關鍵階段,復習備考該怎么做,是每個老師和學生都極為關注的問題。記者日前特邀了宜昌九所高中的名師,就第二階段的復習為大家提供寶貴建議。
語文作文加強兩個訓練
第二階段,堅持“重基礎、重落實”的備考原則不變,著重強化各知識點的能力提升。基礎知識方面,病句、標點會進一步強化學生的類型意識。如病句的六大類型,重要標點的典型用法,讓學生強化訓練?萍嘉囊x擇典型的社科類文章加以訓練,并加大訓練難度。文言文閱讀第二輪還需強化規范答題訓練,F代文大閱讀在第二輪復習中不會花太多時間,重點是強化學生的規范答題意識及得分意識。第六大塊的語言運用題每年都會有新題型出現,要密切關注各省市的高考模擬題,并做好題目的收集和相關訓練。
作文第二輪中要強化兩個訓練。一是審題立意訓練。近幾年的高考作文題審題難度偏小,且命題作文和話題作文的形式都已出現,那么材料作文的命題方式可能性非常大。推測選用的材料其主旨意圖并不顯豁,可能會有多種立意角度。目前已經開始的作文審題立意訓練,就是重在訓練學生審題立意的方法思路,且強化訓練不同性質材料的不同思維方式,讓他們做到舉一反三,從而不在審題上出紕漏。二是作文提綱訓練,以強化學生的思路結構意識并希望有所收獲。
語文學科第一輪和第二輪的界限其實并不十分分明,這是因為有些知識點的復習是應該貫穿復習備考的整個階段的。比如字音、字形等基礎知識部分,采用“天天練”的訓練方式貫穿始終,戲稱為“散兵戰”,另外還有“游擊戰”、“阻擊戰”等,目的都是強化學生的基礎。
數學抓住兩條主線適度強化訓練
高三學生在完成第一輪復習之后,在進入第二輪復習時,仍然要緊緊抓住“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這兩條主線,夯實基礎,提煉思想,提高效率,全面提升數學應考能力。
在進行知識專題復習時,一是要根據《考試大綱》的要求來梳理知識,確保沒有知識盲點;二是要針對高考題型抓住主干知識綜合專題的復習,加強各板塊知識的綜合,F在的高考十分重視學科內知識的綜合,各章節知識網絡的交匯處,往往就是命題的重點。如數列、函數與不等式,空間圖形與平面圖形、三角函數與三角變換、導數與不等式、平面向量與三角函數、解析幾何與平面幾何、解析幾何與平面向量、概率統計與排列組合等內容,在第二輪復習時應給予高度重視。
在進行方法專題復習時,要與知識專題緊密結合,提煉并構建起數學思想方法系統,使解題策略與方法明確化、系統化。第二輪復習是在第一輪的基礎上一個提煉、提升的過程。為提高復習效率,還需注意以下幾點:
(一)加強復習的計劃性。由于第二輪復習知識的前后跨度比較大,方法綜合性比較強,這就要求同學們要事先回顧基礎知識,回顧第一輪中的相關內容,抓住復習的主動權,以適應大跨度帶來的不適應。
。ǘ┘訌婇喿x分析能力的培養。上課時要認真體會老師對問題的分析過程(讀題、審題),密切注意老師是怎樣尋找解決問題時的“突破口和切入點”,及時修正自己的不到之處,在糾正中強化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ㄈ┻m度進行強化訓練。定時定量做一些客觀題和中檔題,訓練速度和正確率,適量做一些綜合題,提高解題思維能力。
。ㄋ模┳⒁獯痤}規范訓練。計算、推理、畫圖、語言表達,這些必須做得非常規范,非常熟練,減少失分。
(五)注意防止以下問題:(1)防止簡單重復復習,不求深度思考。(2)防止片面追求解題技巧。(3)防止機械地就題做題,不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4)防止眼高手低,簡單的不想做或做得不規范,難的又做不出來或害怕做。
英語狠抓詞匯學習側重完形填空和寫作
一、狠抓2009年湖北卷考綱詞匯學習
詞匯量的大小和對詞匯掌握的熟練度對考生答題速度和正確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009年湖北卷考綱詞匯已通過《湖北招生考試》雜志2008年12月號刊于本學期初發到師生手上,今年的3100多個詞匯就是湖北省英語卷命題選詞的范圍和依據,因此,考生應認真記憶考綱規定的每一個單詞和相關的詞組和短語,對于基礎好的同學應將今年新增的和平時很少見到的幾百個考綱詞匯整理出來集中一段時間進行反復背誦和記憶。
二、抓好課本單元重要知識點的歸納
已學過一遍的高中課本分單元呈現了高考所需的絕大多數詞匯和語法知識點,考生應在教師的指導和安排下認真復習所學課文,時刻把課文中的句子與考卷中的完成句子和短文寫作結合起來進行思考,教師也可將課文中出現的經典句子整理出來編寫成完成句子題給學生操練,有些與寫作相關的段落和篇章要求學生默寫背誦,以便在今后的考試中模仿套用,以增強表達的規范性和準確性。
三、側重完形填空和短文寫作的訓練
針對第一輪復習和一月市第一次調研考試學生答題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后一階段在大題板塊訓練中應側重完形填空和短文寫作的訓練。因為完形填空對考生的綜合運用能力要求很高,該題既測試詞語辨析,更測試根據上下文進行邏輯推理的能力,平時由于訓練題材各異導致分數出現大起大落,因此后期要適當選擇難度適中的完形填空題進行集中強化訓練,突破測試難點。書面表達應強調學生答題時要書寫工整,卷面整潔,分段敘述。為了保證答題卡上不出現涂改情況,平時訓練就要養成列提綱打草稿再謄正的好習慣。
四、正確對待平時單元和套題測試的分數
近幾年湖北英語科高考試題難度值控制在0.55-0.57之間,說明試題難度并不是很大。今年湖北省英語科考試說明對于各大題又提出了更加具體明確的要求,命題者會更加注意控制試題的難度。同學們在后階段復習中應根據老師的安排進行全面系統有效地復習,不要因某一次考試分數低而灰心喪氣。
物理打牢基礎提高能力
一、強化重點,抓住熱點
第二輪應該趁熱打鐵,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形成網絡。在這一過程中要突出重點,抓住主干知識,因為高考中物理試題數量有限,考題只能盡可能多的考查基礎知識和主干知識。從物理學科自身的特點來說,主干知識是物理知識體系中最重要的知識,學好主干知識是領悟物理學的關鍵和鑰匙,也是提高能力的基礎和出發點。從考試的角度看它既是重點、熱點也是難點。在復習備考中,要在主干知識上狠下功夫,反復強化基本規律、基本方法的應用。每個重要的知識點、物理規律都有與之相對應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程序和方法。
二、加強知識的聯系,橫縱結合
講解題目時,多加強知識之間的串聯,分析、比較、歸納它們在應用上的區別與聯系,讓學生體會這些方法在不同題型上的具體運用,對這些方法在解決問題時如何具體操作應讓學生獨立的在一些典型題目上反復進行,領悟其細微之處,對同一規律在不同題型上應用時的微小變化要洞悉,理解透徹,而不為其所迷惑,真正做到方法的深化,不一定要訓練過多的題目,但典型題目上要做到扎實有效。
三、加強實驗原理的理解,突破實驗題
高考物理實驗是難點,每年高考的得分率比較低。復習時將實驗步驟、實驗的裝置圖(電學中的電路圖)與實驗原理的內在聯系充分挖掘,就可以啟發學生找到替代器材,設計出新的裝置圖(電路圖)。物理實驗中的數據處理一般是利用作圖,然后利用圖像的斜率、截距等來求實驗結果,而圖像的直線方程自然是關鍵,這個方程一般是根據實驗原理求出的,真正有效的突破實驗原理是提高解答實驗題能力的行之有效的辦法。
總之,只要高考方向瞄得準,高考重點、難點盯得準,學生知識缺陷、思維障礙抓得準,并能對學科主干知識加以整合后進行反復強化訓練,就一定能達成該輪復習制定的目標。
化學構建知識網絡提高應試能力
高考化學第二輪復習,通常按照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元素化合物(金屬、非金屬)、有機化學、化學計算和化學實驗等幾個板塊進行專題復習。對如何進行第二輪復習提出如下建議:
一、總結規律,構建網絡
第二輪復習時,教師的工作重點是按照考試大綱的要求,根據中學化學知識的內在邏輯聯系,指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歸納,抓住重點、難點、易混點、?键c知識,總結規律,找出板塊內知識的關聯點、延伸點;然后將這些零散的知識點串成線,并擴展開來,形成知識面。最后,再將所有的知識面連結起來,形成知識網絡,真正讓學生做到融會貫通。
舉例說,在元素化合物復習中,關于氫氣的生成就是一個常考點,哪些化學反應可以生成氫氣呢?歸納起來有以下途徑:活潑金屬與含活潑氫原子的化合物(冷水、熱水、低級醇、稀酸)反應、非金屬(碳單質)與水反應、少數金屬(鋁)非金屬(硅)與強堿溶液反應、金屬(鎂、鐵)與鹽溶液(氯化銨、氯化鐵)反應、金屬氫化物(氫化鈉)與水或稀酸反應等。熟練掌握有關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是基本要求,還要理解這些反應為什么會發生、反應的規律和特征是什么?在此基礎上,還要掌握有關質量和物質的量的計算等等。
二、經典范例,舉一反三
教師在組織復習時,分析往年高考試題中的基本題型、經典范例,進行舉一反三的講解,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手段。實際上,歷年的高考化學試題之間,總有一些試題是?碱},而且,通常是直接照考,或者略為改編,甚至有些試題第一年是選擇題,第二年改編成簡答題或者計算題、實驗題等等。教師在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對這些基本題型和經典范例進行比較、擴展、改編,就可以讓學生做到舉一反三。
三、專題訓練,查缺補漏
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進行專題訓練是第二輪復習的規定動作。教師要按照高考大綱的要求,整合高考復習資料,精心選編專題訓練試題,進行限時獨立訓練。同時,指導學生對訓練中學生暴露出的知識點缺陷,進行查缺補漏,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提高解題能力。
當然,在第二輪專題復習的同時,要有計劃地每間隔一段時間穿插綜合訓練,以避免遺忘,并進行高考適應性訓練,提高應試能力。
生物注重基礎知識梳理,增強實驗設計能力
一、注重基礎知識的梳理,形成知識網絡。在生物學高考中,多是“高起點,低落點”,所以在第二輪復習過程中,應著重引導學生對基礎知識加以整理和歸納,使之成為知識鏈和知識網。構建知識鏈和知識網使學生易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便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活躍學生的思維。
二、突出主干知識,加強學科內綜合。在第二輪復習中把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以新陳代謝、遺傳的基本定律、生命活動的調節和免疫為重點專題上。在針對這三大專題復習時,需將必修教材和選修教材中相關知識點進行整合,并加強對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
三、關注社會、生活、經濟和環境,提高學生遷移知識的能力。
近幾年高考試題中環境、糧食、健康等問題常有體現,也可能在2009年高考試題中延續。因此,在高三生物第二輪專題復習中,通過構建熱點專題復習,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遷移和運用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四、增強實驗設計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2009年命題方式可能有對實驗步驟的正確與否進行評判、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分析等。而繁雜的實驗設計類試題出現的可能性比較小。但實驗題中有一到兩個小簡單論述題的可能性比較大。因此在進行第二輪實驗專題復習過程中,應適當訓練論述題。
政治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
一、繼續強化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記憶。這一措施主要針對的是對微觀知識的把握。歷年的高考試題中,都非常重視基礎知識的考查。需要學生回歸教材認真讀書,不斷夯實基礎。
二、整合與擴展專題知識。這需要我們把相關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網絡化,從總體上駕馭。這種方法主要體現在對中觀知識的整合上與擴展上。例:在關于市場及市場調節這一專題中,可整合歸納出以下知識點:①市場體系;②市場調節;③市場意識;④市場法規;⑤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框架等等。通過這種整合,不僅串聯了基礎知識,還升化了整個知識專題,能達到運用自如的效果。
三、提煉和貫通經濟、哲學和政治常識知識。若在第二輪復習時注意把握知識點之間的橫向聯系,形成一種習慣性的思維,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例如:政治常識中第四課,民族的四個特征的關系:共同地域和共同經濟生活為共同語言和共同心理素質的形成提供了地理空間和物質基礎;而共同語言和共同心理素質的形成又促進了共同地域和共同經濟生活的發展。若從哲學角度理解,則是一個主觀與客觀的關系問題的具體體現。又如,在關于促進民族共同繁榮的措施中,依靠國家支持、發達地區的支援、民族地區的自力更生,又可與哲學中的內外因的辯證關系知識相聯系。
四、整合教材知識與時政熱點。
其實質是考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學生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以某個熱點問題為中心概括出其所反映的基本原理。以2008年的金融危機為例,可聯系到經濟全球化,市場調節的弱點與缺陷,國家的宏觀調控,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生產與消費的關系,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國家職能、黨的性質、地位等一系列知識。另一方面,以一個主干知識去統帥熱點問題。以企業的信譽和形象這個知識點為例,與之相關的時政熱點有:“三鹿問題奶粉”事件;2009年幾個藥廠生產藥品問題、美國的花生醬事件等等。要把握好上述兩點,要求我們經常關注國內外的重大時政熱點,同時靈活運用基礎理論知識。
五、關注考試大綱,明確復習方向。當年考綱中考點有哪些?變化有哪些?特別是新增的考點有哪些?必須關注且要圍繞考綱復習,這樣可減少復習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例如,在2009年考綱中,政治學科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改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應值得關注。
地理整合學科知識提高解題能力
第二輪的復習重點是突破教材原有結構,將重點知識通過專題內容加以優化整合,重建邏輯框架體系,開拓學生思維空間,突破專題核心知識,形成答題基本套路,實現解題能力質的飛躍。
一、整合專題,突出重點。師生必須注意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強化專題研究,突出核心知識點。在制訂專題時,應以《考綱》為依據,以學生為本位,以教材為基礎,以能力為目標;在深入研究考綱,把握高考方向,了解學生實際的基礎上進行,教材上的重點、高考的常考點、學科的易混點、學生的思維障礙點都可作為專題的內容。
二、加強復習方法研究。首先,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有重點的讀書,讀自己有缺漏的部分,讀知識點、易考點密集的部分,引導學生學會自我歸納總結,及時反饋并糾錯,在心理方面為高考做好準備。其次,還要讓學生注重總結解題經驗,探索解題規律,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提高審題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地形、氣候、水文、區位因素等主干知識總是高考命題的主要考點,在復習的過程中,要舍得花時間、花精力,更要探索解題方法與規律,形成答題模式與套路,讓學生形成牢固的印象。
三、精選試題,講練評有機結合。講,應有針對性,要講明重點與難點,更應講清思路和方法。練,試題要注重能力型和綜合性,同時應十分注重培養學生在獲取地理信息、分析整合信息、調用知識及語言表述方面的能力。評,要評命題意圖,評破題解題技巧,評答題規范,評錯誤原因等;教師要做到及時講評,要突出重點,不要泛泛而講,主要講錯誤面大的題、反復錯的題。
綜上所述,教師在指導和引領學生進行第二輪地理復習時,要始終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為出發點,改變教法,消除以滿堂灌、簡單地重復知識來扼殺學生思維能力的傳統復習方法,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歷史把握主體知識建構專題結構
二輪專題復習,就是根據一輪復習的主體知識的內在聯系進行系統化、網絡化,聯系現實生活熱點,進行知識重組,在專題重組的過程中進行綜合能力的突破。做好專題復習可以讓大家通過兩個多月的努力大幅提升歷史成績。
一、把握主體知識。就是把握歷史現象中最能反映發展趨勢和本質特征的東西,如中國古代史可將“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作為主體內容。注意把握好主干專題的跨度與深度。跨度側重于史實,深度側重于對史實深層次剖析;跨度在于認識現象,深度在于挖掘本質;跨度重在敘述過程,深度著重探索規律。
二、歷史知識建議大家可以按以下方法串聯記憶。按歷史事件的先后順序縱向串聯、按歷史事件的諸要素橫向串聯、從歷史事件的不同角度串聯。用比較法、圖表法類比串聯,記憶的時候運用口訣、順口溜、歌謠等形式串聯知識。記住:只有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三、建構專題知識結構,注意改變對教材知識僵化理解的舊觀念,把握新觀念。新觀念有近代化史觀、全球史觀、文明史觀,復習中根據老師的指點結合不同歷史階段的特點和不同歷史事件的實際,選用最恰當的一種或者幾種史學范式來解讀,結合新課標教材內容和觀點,構建新觀念專題。同時關注熱點,關注現實,但不能脫離具體知識點。復習中應嘗試以某一個社會問題或者熱點為主題,用歷史思維展開綜合闡述,有意識地訓練思維的整體與邏輯性,并適當地用政治、地理學科知識,提高復習備考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特別注意重視對傳統文化知識的復習,把傳統文化知識作一個補充專題復習。知識結構的形成,筆記整理是一個關鍵過程。
四、提升解題能力,也是能力的落腳點。注意專題訓練和綜合訓練相結合,做好典型錯題分類筆記。解題能力提高的前提是審題,關鍵是找準知識鏈接點,落實在答案的整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