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自主招生高校陸續公布2012年自主招生方案,“北約”、“華約”、“同盟”三大聯考繼續存在,其中,比較顯著的變化是復旦大學、南開大學退出“北約”。根據三大聯考確定的考試時間,“北約”和“華約”安排在明年2月11日同一天。
有輿論把個別高校的退出,說成是聯考散伙,但在筆者看來,高校退出自主招生聯考,是十分正常的。而聯考放在同一天,則極不正常,甚至十分錯誤。
聯考的本質是社會化的考試,學校自主認可聯考,哪一個聯考最終獲得認可的學校多,就更具權威性與公信力,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因此,有學校重新加入或者退出都正常,而且,如果一個學校同時認可兩個聯考,也不奇怪。就像美國很多大學都同時認可SAT與ACT成績。
但是,把聯考的時間放在一起,故意撞車,則背離了聯考擴大學生選擇權的改革初衷。眾所周知,聯考是針對高校各自為政舉行自主招生筆試而推出的,目的在于減輕學生疲于奔命趕考的負擔,讓學生考一個聯考,就可以聯考成績申請多所學校。如果把聯考時間放在一起,這無疑扼殺了學生的選擇權,讓推行聯考的意義大打折扣。
今年“北約”和“華約”最初把考試時間定在一天,就是迫使學生“二選一”,在輿論的一片反對之聲中,后來終于錯開一天。明年這兩個聯考的時間又放在同一天,這種做法,有些出人意料,也令人失望。有意思的是,“華約”提到考試時間時提到“初定”,這或許可以理解為就是他們自己也認為這種做法會遭到質疑,以“初定”來留下調整的空間。
我國的自主招生聯考,一開始嘗試,就走偏了方向,把聯考變為聯盟,聯考與學校綁定,變成為學校集團圈地搶生源,這引起社會對聯考制度的質疑。可以說,正是一些高校的錯誤做法,把本來不錯的聯考搞壞——如果聯考是社會化考試,自主招生高校不搞結盟,學生可自主選擇聯考,一個學生參加一個聯考,可以以聯考成績申請多所高校,不是減輕了趕考的負擔?
自主招生聯考方面的改革走到今天這一局面,責任主要在學校,有些大學完全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不尊重學生的權益,不愿給學生提供選擇空間,當然,高校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可以理解的,原因在于,我國大學還處于“選擇”學生的強勢地位。而一所大學,要真正重視學生的權益,處處為學生著想,就必須讓他們處于“被學生選擇”的狀態。遺憾的是,我國的自主招生改革,是以學生只能獲得一張大學錄取通知書作前提設計的,因此自主招生與集中錄取嫁接,結果必然是學校用自主招生政策搶生源。
而基于學生可以獲得多張錄取通知書的自主招生,既可以是聯考基礎上的高校完全自主招生,也可以是統一高考之后的高校自主招生,不管哪種模式,當選擇權在學生手中,大學的招生理念和辦學理念都會發生根本轉變。可以說,這是自主招生改革的關鍵點所在,也是最難之處。
相關閱讀: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scgzkg.ne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