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備戰:高考數學復習六大策略
2011-11-17 14:03:41新浪博客
十年寒窗,只為一朝及第。高三是決定人生走向的一年,能不能順利通過高考這座獨木橋就看這一年了。眾所周知,數學在高考中占據著舉重輕重的作用。而數學復習面廣量大,它既要立足于鞏固所學的基礎知識、掌握基本的方法和技能,又要著眼于提高能力、深化思維;既要在復習中學清學全題型,又要避免“題海戰術”。那么如何利用這最后的200天,做好數學復習,就顯得尤為重要。特級教師根據多年的一線教學經驗,為大家提供了以下六大復習攻略。
一、回歸課本,夯實基礎,做好預習
高考數學題中容易題、中等題、難題的比重為3:5:2,即基礎題占80%,難題占20%。無論是一輪、二輪,還是三輪復習都把“三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作為重中之重,偏重攻難的做法非常危險!也只有“三基”過關,才有能力去做難題,拉開差距。這就要求學生在復習的時候要回歸課本,自已先對知識點進行梳理,把教材上的每一個例題、習題再做一遍,確保基本概念、公式等牢固掌握,要穩雜穩打,不要盲目攀高,要懂得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復習課的容量大、內容多、時間緊。要提高復習效率,必須使自己的思維與老師的思維同步。而預習則是達到這一目的的重要途徑。沒有預習,聽老師講課,會感到老師講的都重要,抓不住老師講的重點;而預習了之后,再聽老師講課,就會在記憶上對老師講的內容有所取舍,把重點放在自己還未掌握的內容上,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還可以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
二、注重通性通法,提高運算能力
近幾年的高考題都注重對通性通法的考查,這樣避開了過死、過繁和過偏的題目,解題思路不依賴特殊技巧,思維方向多、解題途徑多、方法活、注重發散思維的考查。在復習中千萬不要過多“玩技巧”,過多的用技巧,會使成績好的學生“走火入魔”,成績差的學生“信心盡失”。
由于高三復習時間緊、題量大、任務重,老師和學生都不重視運算能力的培養,一個問題,看一看知道怎樣解就行了。這是我們高三學生運算能力差的直接原因。其實,運算的合理性、正確性、簡捷性、時效性對學生考試成績的好壞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運算能力要進一步加強,讓學生自己體悟運算的重要性和書寫的規范性。同時,在運算中不斷地反思自己解題過程的合理性,轉化的等價性等等。
三、建立錯題本,查漏補缺
高三復習,各類試題要做幾十套,甚至上百套。人教學習網的特級教師提醒學生可以建立一個錯題本,把平時做錯的題分類的整理好,在上面寫上評析,每過一段時間,就把“錯題筆記”拿出來看一看。在看參考書時,也可以把精彩之處或做錯的題目做上標記,以后再看這本書時就會有所側重。查漏補缺的過程就是反思的過程。除了把不同的問題弄懂以外,還要學會“舉一反三”,及時歸納。每次訂正試卷或作業時,在錯題旁邊要寫明做錯的原因。做錯的原因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1、找不到解題的著手點。2、概念不清、似懂非懂。3、概念或原理的應用有問題。4、知識點之間的遷移和綜合有問題5、不熟練,時間不夠。6、粗心,或算錯。以上方法經過一個階段自查,建立一份個人補差檔案。通過邊查邊改,重復犯的錯誤一定會越來越少。同時,隨著自我認識的不斷完善,也有利于考試時增強自信心,消除緊張情緒。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