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議論文寫作指導之學習橫向展開議論
2011-11-01 15:59:39新浪博客
高考議論文寫作指導之學習橫向展開議論
【學習目標】
橫向展開議論指的是議論文中先提出中心論點,然后并列地從幾個方面分別對中心論點以論述的一種論證思路。這種思路體現在議論文結構方式上稱為并列式結構,即并列地組織若干分論點或論據。在論證時,分論點或論據構成的幾個層次之問的關系是平行的,分別從幾個側面來證明觀點的正確。
學習橫向展開議論,關鍵在于論證思路的確定和材料的選擇,即如何將中心論點分解成幾個并列的分論點,或者如何找到幾個恰當的論據從多角度論證論點。分解中心論點,關鍵在思維方法。要求我們運用發散式思維模式,圍繞中心論點呈輻射狀展開聯想,迅速找到合適的若干分論點:通過篩選,確定適合寫作的三至四個平行的分論點。常見的分解中心論點的方法有因果分析法、概念分析法和條件分析法等。
初學者在開始寫作前,一定要列出寫作提綱,確定中心論點和分論點,選定論據。經過多次練習,便可對這種橫向展開議論的論述方式運用自如了。
一【佳作展示】
談意氣
如果說雛鷹騰飛蒼穹要經歷風雨的擊打,那么那搏擊長空的意氣就是它犀利的雙眼;如果說駿馬奔馳于曠野要經歷千萬里奔跑的錘煉,那么那奔騰萬里為夙愿的意氣就是助其翻越千山萬水的鐵蹄;人,欲傲立于世,成為一代雄主,立一世偉業,那舍我其誰、勇戰萬方的意氣就是其成功的基石。
舍我其誰的意氣,使人奮起。看慣了凡夫的庸庸碌碌,聽厭了庸人的自怨自艾,一句“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使我們心中重燃建功立業的激情;聽厭了對命運的感傷,想破了身世的無濟,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振臂一呼,使我們重生改變命運的豪氣。舍我其誰,使我們重新審視自己,重新找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重新樹立起一個全新的自我形象。舍我其誰的意氣,使我們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價值與能力,使我們為了自己身上所擔負的重任而勇猛作戰。舍我其誰的意氣,是人們騰飛的起點。
獻身理想的意氣,使人勇敢。凡人欲成大事者,皆須受盡千磨萬礪。也許上天就是喜歡捉弄那矢志于成功的人們,他總是要為孜孜于輝煌的人們設置障礙。那障礙,可能是羅馬宗教裁判所前的熊熊烈火,可能是哥倫布遠航新大陸中的連天風雷,也可能是紅軍長征中的雪山草地。然而,幸運的人們啊,他們還有理想,在獻身理想的意氣的指引下,他們如布魯諾一般投身于火海,為捍衛真理而與烈火永生;他們在獻身理想的意氣指引下,如哥倫布一般義無反顧地踏上征途為探尋未知世界而披肝瀝膽;在獻身理想的意氣的指引下,他們如紅軍戰士一般豪氣頓生,征服千山萬水為拯救民族而抗爭。獻身理想的意氣,是成功的精神動力。
勇于探索的意氣,是人們發揮潛能的金鑰匙?茖W,充滿了未知的美。好奇的人類站在自然與社會圣殿的門口,不時地窺探其中的奧妙,而只有勇于探索的人勇敢地踏入了上帝設置的禁區,徜徉于科學的無盡美妙之境。于是我們看見楊振寧、李政道勇于質疑前人,看見吳健雄勤于實驗破解迷云,看見一代大師王淦昌在極其惡劣的科研條件下為物理學發展獻計蔽策。勇于探索的意氣,是成功之眼。
望盡人類千載悠悠的歷史,凡成大事者,皆為意氣風發、慷慨激昂之人。讓我們以舍我其誰的意氣為帆,以獻身理想的意氣為指引,以勇于探索、勇子挑戰的意氣為槳,駕起人生的巨輪,向著成功的彼岸遠航!
【點評】
本文論證思路屬典型的橫向展開議論,論證結構從整體上看屬典型的總分式,主體部分采用典型的并列結構。文章開頭以比興手法提出中心論點:“那舍我其誰、勇戰萬方的意氣就是成功的基石。”主體部分從三個并列的角度展開:以李賀建功立業的激情、陳涉吳廣起義的豪氣論證分論點“舍我其誰的意氣,使人奮起”;以哥倫布不畏艱險發現新大陸、布魯諾堅持真理勇于犧牲、中國工農紅軍排除萬難長征救國的例子論證分論點“獻身理想的意氣,使人勇敢”;以著名科學家楊振寧、李政道、吳健雄、王淦昌勇于探索取得成功的例子論證分論點“勇于探索的意氣,是人們發揮潛能的金鑰匙”。結尾以比喻手法總結點題:人生是航船,理想是航向,意氣是帆、是槳,是不可缺少的動力。文章主體部分三個分論點緊緊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舍我其誰”是一種傲視萬物的霸氣,“獻身理想”是一種決不退讓的豪氣,“勇于探索”是一種堅持不懈的意志,“霸氣”“豪氣”“意志”結合成“意氣”,構成事業“成功的基石”。結構的嚴密讓我們不得不贊賞寫作者思路的嚴謹和邏輯的嚴密。
本文論證主體部分橫向展開議論,文章思路清晰,條理分明,結構嚴謹。作者將中心論點分成三個方面來進行論述,既加深了論證的深度與廣度,又使議論顯得有條不紊,多而不亂。并列的三個分論點緊緊圍繞中心論點,輔以典型恰當的論據,再加上精辟透徹的分析,有如重浪排空,一瀉千里,使議論氣勢宏大,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