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名校瘋狂追捧自主招生瘋搶生源(圖)
2011-10-24 09:49:00新民晚報
【熱點聚焦】
據統計,目前實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到2011年已經有80所,并有逐年遞增的態勢,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優秀生走上自主招生行列,而自主招生也將成為每個高考生心中的一個目標。目前,多所高校在近期向廣大高三生投出“橄欖枝”,引起高三生和家長的關注,有的家長開始咨詢相關機構,而眾多高三考生開始進入“備考大戰”,越來越多的考生開始做兩手準備,一手備戰高考,一手準備有小高考之稱的高校自主招生。
為此,學大教育對80所高校的自主招生進行統計分析,發現了自主招生模式對當代人才的評價要求,因這種模式突破了傳統高考的單一評價模式,逐漸走向多元評價模式。學大專家呼吁,中學生應盡早針對高校自主招生的要求,加強學習能力與綜合素質的培養。
專家盤點:自主招生評價標準兩大相似點
學大教育中高考研究專家指出,高校通過選拔人才的評價標準以兩大大方向為主。其一是學生所在的中學評價,即是否是重點學校。通常參加這些高校自主招生的學生主要集中在重點中學,屬于普通中學學生的機會不多,這是現在的客觀現實。
自主招生高校對學生所在中學的要求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有的學校實行學校推薦制或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目前這些學校只把推薦名額給一些好的中學;二是有的高校對申請者實行篩選,會對學校層次和學生成績排名提出建議要求。
其二,在自主招生體系里,學習成績仍然占首要位置。各高校會以學生的排名來看他的學習能力是否達到學校的基本要求。高校在自主招生時,通常會要求學生提供中學平時成績,包括高一、高二重要考試的成績,還有學生在這個班級或者整個年級里的排名。
所以,學大教育中高考研究專家分析,從這兩大方面可以看出,高校在自主選拔人才方面還是以成績為主要考核目標,學生是否在一所重點中學也就意味著學生是否擁有這塊“敲門磚”。
因此,學大專家建議,準備參加自主招生的學生,確切來說應該從邁入中學開始就打好基礎,將每次大考認真對待,才能為接下來的自主招生贏得決勝權。
同時,學大專家也表示,每年在學大的學員中,凡是成績優秀且是來自重點中學的學生通常更加容易獲得高校的加分名額。
自主招生優秀案例:學大圓你復旦夢
王同學從高三學期開始就來到學大進行1對1輔導,王同學是個成績優異的學生,但要能夠拿到自主招生考的加分名額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在尖子生里面很容易就被“比下去”。為了做好充足的準備,學大老師經過初步的試卷分析與學習力測評,找出王同學數學、語文有部分的知識點沒有運用到位,導致考試中出現失分點,雖然不多,但也能影響到大局。
在數學授課過程中,有十年高考研究經驗的任課老師把高中的知識點從頭到尾梳理一遍,在每節課整理好一部分知識后,又布置了一些較有難度的題目加強鞏固,讓王同學對考點有更深的理解。在之后的自習考及高考上,王同學都獲得了驕人的數學成績。
在語文授課過程中,語文任課老師根據王同學的熱點,制定了循序漸進的語文輔導計劃,由于在詩詞鑒賞和作文上王同學有所缺陷,因此任課老師用了十幾個課時訓練王同學的詩詞鑒賞能力,并選取有代表性的真題作為演練;同時,任課老師指定王同學利用閑暇時閱讀一些課外書籍增長見識,并傳授一些作文技巧,經過一學期的努力,王同學在語文上有了長足的進步。在自主招生考試上,因為談吐與文學鑒賞能力極佳贏得了面試官的一致好評,最后獲得復旦大學自主招生的寶貴加分名額。
在今年的高考中,王同學發揮平穩,如愿以償考進理想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