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分享:解開天文學專業神秘面紗
2011-09-08 15:39:51騰訊網文章作者:張婷
有人說我們是真正的“追星”一族,其實我們只是一群把看天空數星星的夢想變成專業的孩子。專業和業余區別非常之大,業余愛好者喜歡觀測,多看關于宇宙、星系的科普書籍;而專業研究則更偏重理論研究、數據分析。當一個愛上夜空的孩子進入天文系就會同時顯示出專業和業余的不同特征——桌子上是自己制作的天文望遠鏡,而書架上則擺滿各類物理學和數學專著,這是天文學的兩大基石。
柏拉圖說,“只知道認星而不懂數學的天文學家下輩子會變成一只鳥”,可我們不想變成鳥,只能好好學數學和物理。與數學系相比,我們天文系學習數學的要求還算寬松,但物理學習的標準是絕不可以放松的,天文系本科要念十來門物理課。搞起天文來,各種各樣的工具都必須會用,如果說儀器,那就要會用各種望遠鏡和后端設備,要是說數據處理,就離不開計算機基礎。什么DOS,WINDOWS,UNIX,LINUX操作系統基本通吃;C,C++,Fortran,matlab,IDL程序也要精通。到了三、四年級,所開設的天文專業課漸漸有了一定的專業程度,課程也開始接觸真正的天文學研究,包括天體力學、天體測量學、天體物理學、宇宙學……
也許是專業課學多了,我們連走路都時不時地抬著頭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看天,好像天空中會隨時出現日全食什么的。大學四年,我們不把宿舍叫做宿舍,也不用201、202來編號,而是用星座。于是我們的宿舍就成了天蝎座、巨蟹座、雙魚座……與此相對,我們把男生宿舍稱為牛郎星系,把女生宿舍稱為織女星系,稱管理員阿姨為王母娘娘。不要說我們的生活毫無生趣,我們的生活并非沒有色彩,只是我們深愛著夜的顏色。我們組織起天文的社團,一起趁著夜色走到荒原或者山顛等待黎明,或者到農家小住,晚上偷偷跑到玉米地看星河舞動;錚響的軌道,隆隆的轟鳴,如獸脊的山影那邊喘息的火車,帶著我們遠去,抱著的三角架和望遠鏡一陣歡快地叮響。
天文系學生人數稀少,雖然在運動會之類的活動中有些吃虧,但有時人少也可以成為優勢。南大天文系經常有學者來訪或者與科研院所的交流,各種各樣的講座和討論班是少不了的,因為人少,天文系學生不必像其他系學生那樣為占講座的座位而費盡心思,也不必為一些討論班的名額而你爭我奪,舒舒服服與專家交流實在是一件快事。尤其是畢業實習,北上到北京天文臺,南下到云南天文臺,東去上海天文臺,西到青海德令哈觀測(屬上海天文臺)或者烏魯木齊南山天文臺等。
目前開設天文學專業的高校只有四家: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南京大學天文學系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研究范圍最廣,實力也最強,是國家天文學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北京師范大學的天文學專業是我國北方第一個天文學專業;中國科大的天文學主要側重天體物理方向,并且擁有四所開設天文學校中最好的物理實驗室。北京大學的天文學與國家天文臺的合作,發展自然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