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志愿各科類側重不同 就業率是關注熱點
2011-07-27 10:09:36海峽都市報文章作者:葉琦
多少分能進你們學校?”“我超專科線100分,能選你們學院的熱門專業嗎?”每年在咨詢會上,考生家長咨詢的大多是諸如此類的問題。多所高職院校的招辦老師坦言:“每年報志愿,總有一些考生盲目地追隨名牌院校和熱門專業,很多分數不是很高的考生定位偏高。”
與此同時,專科學校的名氣、軟硬件設施,畢業生的就業去向等也成為考生及家長關注的熱點,一批知名度高、畢業生就業形勢較好的示范性高職院校備受家長青睞。那么,究竟哪些專業擁有較好的就業前景,考生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專科院校呢?
【報考建議】專科志愿不妨“三定”
1.定位城市。專科和本科不一樣,培養的是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級應用型、技能型人才,而且專科只有短短三年時間,這樣來說,選擇地域就非常重。要一個經濟發達的城市欠發和達的地區在專科生培養上的有著較大區別,原因在于學生畢業后大部分還是會到經濟發達的城市尋找就業機會。如果已經在經濟發達城市就讀三年,或多或少會有一定的人脈資源,可在畢業找工作時提供幫助,這樣有利于學生的就業。
2.定專業方向。明確考生畢業后要從事什么工作,然后選擇相應的專業來讀。
3.定學校。高職專科批實行“平行志愿”,考生要定下“梯度”對所選擇的城市的所有高校來一個排列組合,將公辦、民辦院校進行合理配置,確保足夠的錄取率。定下自己傾心的學校,填在A志愿,然后選擇一些有一定分數梯度的學校緊跟在后面。為了提高錄取率,建議要至少填報一所民辦院校。此外,重視個別院校“級差分”的影響,最好選擇服從專業調劑。
【志愿決策】不同科類考生應有所側重
高校招生老師建議,在對自我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和判斷的基礎上,專科段考生應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按照科類的不同進行相應的志愿決策。具體來說,應首先確定自己的志愿專業,在此基礎上選擇志愿學校。選擇志愿學校時,應考察是否在自己志愿專業上有優勢的學校、該學校往年的錄取平均分是否與自己的成績相匹配。同樣,填報時不能抱有“一分都不能浪費”的心態,最好給自己留有一定的余地。
從職業人格的角度看,文科類專科學生多屬于工具型、服務型、事務型、管理型、藝術型。因此,如果想要填報文科類的專科學校,考生在選擇專業時應主要從實際應用的角度考慮,不能只簡單看專業名稱,如管理類、法律類、公共事業類等,而應當考慮自己選擇的專業和學校是否值得投入,是否社會需求量較大的求學項目。
而理科類專科生的職業人格主要屬于工具型、事務型、服務型、管理型,當然也有少量的研究型、藝術型。從就業的角度來看,這類學生在選擇專業、確保順利就業方面有著很大的選擇空間,只要他們真正地認清自我特點及相關條件,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在志愿填報過程中就能較為輕松地為自己制定出一條短、平、快的學業發展路線。
【注意事項】
不填意味著放棄機會
志愿表列出許多讓考生填的空白項,但并不表示每一項都必須填滿,考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想填則填,不愿填則可不填。當然,空白就意味著主動放棄一次選擇的機會。
適當降低期望值
“往年,由于對專科學校了解不深,相當多的考生選填專科志愿時,要不只盯著低收費的學校或看名稱好不好聽,要不就是成績剛上線的考生A、B、C、D志愿都選熱門院校。”一些高校招生老師建議考生,“志愿拉開梯度,要降低期望值。”
據了解,公辦院校的專科收費相對便宜,民辦高職高專類院校學費較高,但也不缺乏好學校。招生老師建議,考生要多渠“道了解意向院校的辦學歷史、辦學軟硬件設施、教學質量、就業前景以及往年的錄取情況,甚至專升本的情況等信息,在此基礎上,參照近兩年各校專業平均分數,做到志愿之間要拉開梯度。”
選專業比選學校重要
對于分數較低的考生,選擇合適的專業要比選擇知名的院校更為實用!考生報讀專科學校要有基本出發點,是以就業為導向,要為自己即將走上工作崗位做好充分準備,因此,要確定自己的職業定位,要想好讀這樣的學校是應立足于找到一份工作而不是立足于將來專升本。對于報考專科學校的學生來說,在專科學校能夠實實在在地學到東西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空空的一張名校文憑。
對于如何選擇專業,福建工程學院招辦的李老師介紹了兩點訣竅:一是選擇對將來發展最有幫助的專業來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技能;二是以市場為導向,實用性強的專業在就業市場往往比較吃香。因此,成績較好的高考生,最好兼顧學校和好專業;而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則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準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