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教案
來源:高考網整合 2010-07-23 21:06:11
第三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從容說課
從總體上看,全球地理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但是這個整體的不同地區,經常表現出極為顯著的地域差異,無論日常所見還是旅游經歷,都會給學生印上地域差異普遍存在的深深烙印。教學時可從學生親身經歷入手,感知地球表層差異性的表現,激發學生興趣,進一步探討地域分異的基本規律。?
地域分異的基本規律有緯度地帶分異規律、干濕度地帶規律、垂直分異規律、地方性分異規律。該部分內容理論性較強,應充分利用景觀圖片和相關資料,加強感性認識,采取讓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的方法進行重難點突破。必要時輔以列表對照,加深理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1.地理環境差異性的變化規律。?
2.陸地自然帶的名稱、分布及與氣候類型分布之間的聯系。?
教學難點1.陸地環境的地域性分異規律。?
2.將地域差異的規律應用于不同的地理區域,并能解釋區域地理現象產生的原因。?
教具準備自然風景圖片、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地球表層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是普遍存在的。?
2.學會分析地域分異基本規律的表現及形成原因。?
3.認識世界主要自然帶的名稱、分布及特點。?
4.了解地域分異規律對實踐的指導意義。?
二、過程與方法?
1.利用景觀圖片認識并分析自然環境的差異性。?
2.探究與活動,理解地理環境的區域分異規律。?
3.自主學習,讀圖分析陸地自然帶的景觀特征及成因。?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自然環境的和諧美,激發探究地理環境要素內在規律的興趣;培養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意識,樹立地理環境的差異性無處不在的觀念,因此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因地制宜。?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 (復習提問)
1.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表現有哪些??
2.土壤的形成受到哪些自然地理要素的影響??
生 (回答)
1.自然地理要素間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甚至整體的改變。
2.受到成土母質、氣候、生物、地形等各種因素的影響。?
我國不同地區由于自然條件的差異,形成的土壤類型也有差異。如東北平原的黑土、黃土高原的黃土、四川盆地的紫色土、江南地區的紅壤等。?
。。。。。。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