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志愿本質是學業規劃:首選專業 次選學校
2010-06-03 10:20:28成都商報文章作者:彭世軍
導讀:張恒亮:學業規劃與升學志愿決策研究專家,教育部陽光高考網特聘升學指導專家,“個人發展學”及“學業規劃”理論的創立者,出版專著《瞄準就業填志 愿》、《大學專業分析》。
填志愿首選專業、次選學校
張恒亮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將根據今年的高考招生錄取形勢,著重講解高考志愿決策方法,以及根據自己的人生規劃如何選擇專業。他指出,以前填志愿只是為了避免高分低就或高分落榜,現在填志愿則不僅為了升學,更重要的是要選擇到合適的專業和學校。“所以,新形勢下填報高考志愿,不能再用以往首先選擇學校,然后再看專業的老套路,而應該首先根據自己的特點及未來人才市場需要選擇合適的專業,再看哪些學校在該專業上有辦學優勢。”他將這一新策略概括為:量身選專業、按分定學校,瞄準就業填志愿。
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要填好志愿,首先要對職業興趣有一個明確定位;其二是對未來人才市場的供求形勢有一個基本判斷;第三,根據職業定位確定自己的專業方向;第四,最后根據高考成績確定就讀學校。
填志愿的本質就是“學業規劃”
張恒亮指出,高考填志愿在本質上就是在規劃學業,即解決選擇什么樣的專業,進什么樣的學校,然后學有所成順利就業。
今年是我省實行平行志愿改革的第二年,這種模式下,許多人以為可以被若干個學校錄取,張恒亮糾正道,平行志愿下不可能出現一個人被多所學校錄取的情況,因為平行志愿的投檔規則就是分數優先,遵循志愿,一輪投檔。即輪到該名次的考生投檔時,先看他的A志愿學校,可否投進?如果不行,再看B志愿,如果可以,就投進去了;考生在投檔到該所學校后,后面的志愿自動作廢。另外,平行志愿下,A、B、C、D、E五所學校的排序也非常重要,一般要參照學校往年的平均分計算出分差后按降冥排序,即A志愿學校的往年平均分差最大,B次之,C再次,以此類推。這樣才能確保當A志愿投不進時,后續志愿還有機會投進。同時將最理想、最愿意去的學校放在最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