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歷史熱點:從達沃斯年會引入世界經濟史(3)
來源:天利淘題 2010-04-06 13:23:31
四、原創試 題演練
01.16世紀前后,人類歷史發生了重大轉折,對“轉折”含義的正確理解是 B
①世界 從相對孤立的狀況向相互影響、聯系緊密的整體世界過渡 ②歐洲的經濟發展逐漸超過亞洲 ③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 ④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時代過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02.英國18世紀的圈地法案規定:“將這些土地分割并以柵欄圈囤,此種分割、劃分地段并 加以囤圍,雖使一切方面均得其利,但必須在國會協助下執行之。”這表明 D
A.圈地運動被法律禁止 B.自耕農利益得到了法律保護
C.圈地運動有利于種植業的發展 D.圈地運動上升為國家行為
03.(法國)東諾曼底魯昂議會從1722年起,提供了一些農民拋棄 土地耕種而去紡紗和梳棉的例子,議會抱怨由此給農業帶來的毀滅性后果。諾曼底所有村莊均有其紡工和織工,魯昂的“制造業”則使18萬人忙于這種工作。這則 材料說明 D
A.工業革命使農村階級矛盾日益尖銳 B.殘酷的封建壓迫迫使農民離開土地
C.封建勢力極力阻止工 業革命的開展 D.工場手工業成為法國重要的經濟成分
04.19世紀上半期一位到過英國的法國人頗有感慨地說:“像英國這樣的一個貴 族國家卻成功地為人民提供物品,而法國這樣一個民主國家,卻只會為貴族而生產”,此話的含義是 C
A. 肯定法國是民主國家 B. 批評英國是封建國家
C. 肯定英國的工業革命 D. 批判法國貴族的特權
05.工業革命結束了民族地域歷史,實 現了從民族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其中“轉變”的含義是 C
A.東方從屬于西方格局的形成 B.世界開始成為一個整體
C.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D.民族主義萌發
06.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4年-1918年)英軍使用了新式武器——坦 克,它采用了當時最先進的科技成果。以下哪一項不屬于當時最先進的科技成果: D
A.內燃機的發明與制造 B.煉鋼技術的突破
C.石油的廣泛運用 D.蒸汽機技術的進步
07.19世紀末德國重工業發展迅速,生鐵產量1871年為156萬噸,1891年增至 464萬噸,在世界生鐵產量中的排名上升到第二位。這主要是由于 C
①國家統一的完成 ②采用新技術新設備
③大 力向海外輸出資本 ④獲得大量戰爭賠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08.19世紀末20世 紀初,促使世界市場最終形成的基本方式有 B
①近代工廠制度的形成 ②國際貿易的發展
③人口和資本的自由流通 ④武力威逼與瓜分殖民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09.在中國歷史上,曾推動秦國走向 強盛的重農抑商政策,到了清末卻成了社會經濟發展的絆腳石。中外歷史上與此類似的經濟政策還包括 B
①美國實行的自由放任政策 ②列寧提出并實施的新經濟政策
③斯大林時期高度集中經濟體制 ④中國農村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③④
10.“新經濟政策一執行,混亂和饑荒馬上就開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復了生機,市場上的商店 又開始有了產品的供應了,物價也隨之下降。那時黨的口號是‘學會做生意’…。”這里的“學會做生意”主要指 B
A.恢復和發展私人企 業 B.借助商品、市場的自由調節
C.宏觀調控與計劃相結合 D.實行糧食稅制度
11.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 經濟繁榮時期,大街小巷密密麻麻的布滿了小車,狀如長龍,當時流行著“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的諺語。由此可見 C
A.汽車產業成 為支柱產業 B.汽車工業始現衰兆
C.分期付款隱藏著危機 D.股票投機活動盛行
12.2009年3月18日美 聯儲決定要擼起袖子印上萬億美元鈔票,來購買國債和抵押貸款相關債券,接著財政部啟動萬億美元“有毒資產”收購計劃,市場上美元貶值預期升溫,并在世界引 起連鎖反應。世界出現“連鎖反應”,主要是源自于 A
A.《布雷頓森林協定》 B.《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C. 《羅馬條約》 D.《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13.到20世紀80年代,資本主義國家紛紛提高福利享受者的門檻,降低福利待遇標準,主要 原因在于 A
A.維系福利的高額支出使這些國家不堪重負
B.這些國家一直存在著對福利制度的非議
C.戰后社會危機緩和后,資本主義國家的本質使然
D.70年代經濟危機的沖擊使這些國家經濟壓力加重
14.蘇 聯笑話:斯大林、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乘坐火車出門。開著開著,火車突然停了。斯大林把頭伸出車窗外,怒吼道:“槍斃火車司機!”可是車還是沒有動。接著 赫魯曉夫說:“給火車司機恢復名譽!”車仍然沒有動。勃列日涅夫說:“同志們,不如拉上窗簾,坐在座位上自己搖動身體,做出列車還在前進的樣子……”對 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有 A
①斯大林時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
②赫魯曉夫改革的失敗在于突破了原有斯大林 體制
③勃列日涅夫改革失敗的根本原因是沒有打破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④三位領導人的政策導致了蘇聯社會主義的 最終失敗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20世紀70年代,新加坡和韓國經濟高速增長,成 為世界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其原因不包括 B
A.制定適合國情的經濟發展戰略
B.大力發展國營經濟
C.參與國際競爭,發展外向型經濟
D.吸引外國資本和技術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