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專業詳解:理學(材料科學類)
2010-01-28 17:44:53人民網文章作者:張恒亮
一 專業詳解
071301 材料物理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較系統地掌握材料科學的基本理論與技術,具備材料物理相關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及與其相關的領域從事研究、教學、科技開發及相關管理工作的材料物理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材料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學思維與科學實驗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運用物理學和材料物理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實驗技能進行材料研究和技術開發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材料制備(或合成)、材料加工、材料結構與性能測定及材料應用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實驗技能;
3.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 熟悉國家關于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科技開發及相關產業的政策,國內外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法律法規;
5.了解材料物理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材料科學與工程產業的發展狀況;
6.掌握中外文資料查詢、文獻檢索以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主要課程:基礎物理、近代物理、固體物理、材料物理學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或工學學士
071302 材料化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較系統地掌握材料科學的基本理論與技術,具備材料化學相關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及與其相關的領域從事研究、教學、科技開發及相關管理工作的材料化學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材料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學思維與科學實驗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運用化學和材料化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實驗技能進行材料研究和技術開發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材料制備(或合成)、材料加工、材料結構與性能測定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實驗技能;
3.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熟悉國家關于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科技開發及相關產業的政策,國內外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法律法規;
5.了解材料化學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材料科學與工程產業的發展狀況;
6.掌握中外文資料查詢、文獻檢索以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主要課程: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結構化學、材料化學、材料物理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或工學學士
二 材料科學類專業對應職業方向分析
本學科包括專業:材料物理、材料化學
職業方向一 科研人員
對應專業:材料物理、材料化學
職業說明: (同前)
市場趨勢:材料科學是自然科學的重要方面,它的研究對于國民經濟及社會的各個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及基礎性作用。因此國家對這一高層次人才的需求也是非常強烈的。但前提必須是在此一領域有潛力、有興趣、有志向的學生。
辦公地點:室內、外
初始職位:助理研究員
職業利弊:工作穩定、收入較高,社會地位高,有實現較高人才價值的潛力。但要求耐得住寂寞。
職業人格:研究型
學業規劃:要從事此類職業的學生一定要堅持不懈地從大學本科一直讀到博士,以至獲得較好的發展平臺。
職業發展:科學家等
三 過來人談材料科學類專業
某地質大學材料科學類專業潘某:
我就是這個專業畢業的,從畢業的那天起就沒有從事與之相關的工作.地大的材料專業與其它學校有很大不同,你看一下你學長們的專業課本應該就會有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就與北京的幾個學校相比吧.北京科技大學由于前身是鋼鐵學院,所以他們側重于金屬材料,北大清華專注于高分子材料和復合材料,化工和工業主要是化學材料.地大的材料專業實際應該叫作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大三大四的專業課基本上都是在講水泥,玻璃,陶瓷,,對現在正在大力提倡與發展的新型材料,功能性材料只在非必修專業課中提及,點到即止.所以,真正與我們對口的單位也就是建材啊,玻璃陶瓷啊這樣的生產型企業,當時"京東方"就是與該專業對口的最頂級的單位,可惜我們那屆一個也沒進去,呵呵.所以,基本上擺在你面前的有三條路:
1.考研考博,做科研型人才(最好能考到清華,該專業還是他們能出成果,在地大搞,恐難有突破);
2.如果有別的興趣和愛好,或特別想從事某一行業,別猶豫,提前定下目標,做好準備;
3.如果有關系能進那幾家比較大的國營的企業,甘愿在里面混著,不愁也行,怎么著混幾年也能弄個科長什么的來當當;
四 材料科學類專業的品牌學校推薦
本科一批院校:
1、北京科技大學 2、清華大學等
本科二批院校
1、湖北大學2、山西大學等
本科三批院校
1、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2、上海建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