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專業詳解:理學(地球物理學類)
2010-01-28 17:32:22人民網文章作者:張恒亮
一 專業詳解
070801 地球物理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堅實的數理基礎和較系統的地球物理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基本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初步的教學、研究能力,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或相關的技術和行政部門從事科研、教學、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地球物理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掌握地球深部構造、地震預測、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礦產資源勘察等研究與開發的基本技能。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地質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地球物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以及地球深部構造、地震預測、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礦產資源勘察等的基本技能;
3.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了解國家科技、產業政策、知識產權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5.了解地球物理學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主要課程:地球物理學(地震學、重力學、地磁學、地電學)、地球物理觀測、地質學、連續介質力學、計算機及信息處理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070802S 地球與空間科學
培養目標:地球與空間科學專業以太陽系特別是日地空間物理環境作為主要研究對象。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基礎學科,它的研究成果不僅有助于增進人類地球及其空間環境的科學認識,而且支持著眾多的國民經濟建設中具有重要意義的產業部門或高科技領域,為太空時代的人類活動提供了必要的基礎。今天,地球與空間科學已成為地球科學中最具活力的學科之一,其研究成果將對21世紀人類的生存發展、太空環境的充分利用產生重要影響。北京大學的地球與空間科學招生專、吐包括四個專業分別是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地理信息系統、空間科學與技術。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掌握地球與空間科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人才。
培養要求:培養的本科生要具有堅實的數理基礎、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電子技術和較高的外語水平,了解并掌握現代地球物理或空間物理及技術的基礎知識。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地球與空間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以及太陽系特別是日地空間構造、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礦產資源勘察等的基本技能;
3.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了解國家科技、產業政策、知識產權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5.了解地球與空間科學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數學物理方法、普通物理、理論物理、地球科學概論、原子物理學、熱學、電磁學、力學、等離子體物理學、大氣物理學、空間技術概論、空間探測、計算機理論及應用,人文科學的課程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070803S 空間科學與技術
培養目標:空間科學與技術專業是為我國空間科學與技術事業的發展而新設立的專業,空間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與研究的內容包括:利用各類航天器上的觀測儀器和實驗設備,研究日地空問、行星際空間、恒星空間環境的物理、化學特性及其演化過程;研究天體(包括地球、太陽、行星及其衛星、彗星、小行星和其他恒星)的結構特性及其形成和演化過程;利用空間平臺進行各種在地面實驗室中不能實現的科學試驗,研究微重力條件下的各種物理化學過程,生命現象和材料的生成;利用探空火箭和各類航天器的空間探測技術。目前,空間科學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以下幾門學科分支:空間物理學、空間天文學、空間天氣學、微重力科學、空問生命科學和空間地球科學等。我們這里所說的空間技術,主要只指與空間科學研究和應用有關的技術,包括空間探測技術、衛星與空間站應用技術、航天器防護技術等。21世紀將是空間科學、空間技術蓬勃發展的新世紀。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掌握空間科學與技術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人才。
培養要求:要求學生熱愛祖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科學精神,愿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掌握系統的數學物理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較高的外語水平,具有扎實的空間科學與技術專業知識和基本的實驗技能,受到從事基礎研究或應用研究的初步訓練,具有較強的知識更新能力,能夠從事空間科學與技術及其他有關學科的科研、教學和生產技術等方面的工作。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空間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以及日地空問、行星際空間、恒星空間環境的物理、化學特性等的基本技能;
3.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了解國家科技、產業政策、知識產權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5.了解空間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主要課程:大學英語、計算概論、數據結構、高等數學、普通化學、地球科學概論、線性代數、熱學、電磁學、力學、普通物理實驗、數學物理方法、理論力學、電動力學、原子物理學、等離子體物理學、大氣物理學、空間探測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二 地球物理學專業對應職業方向分析
地球物理學類包括專業:地球物理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空間科學與技術
職業方向一 科研人員
對應專業:地球物理學
職業說明:在各類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從事地球物理學研究的專業人員
市場趨勢:地球物理學是自然科學的重要方面,它的研究對于國民經濟及社會的各個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及基礎性作用。因此國家對這一高層次人才的需求也是非常強烈的。但前提必須是在此一領域有潛力、有興趣、有志向的學生。
辦公地點:室內、外
初始職位:助理研究員
職業利弊:工作穩定、收入較高,社會地位高,有實現較高人才價值的潛力。但要求耐得住寂寞。
職業人格:研究型
學業規劃:要從事此類職業的學生一定要堅持不懈地從大學本科一直讀到博士,以至獲得較好的發展平臺。
職業發展:科學家等
三 過來人談地球物理學專業
某大學地球物理學專業任某:
我們知道,地球在給人類以恩惠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種種災難,2008年,才剛過去的汶川大地震,讓幾萬人離開了我們,同時僅幾秒鐘,使99%的房屋倒塌。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洋發生的里氏9.0級的強烈地震引發海嘯,給印尼、斯里蘭卡、泰國、印度,馬爾代夫等國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10多萬人遇難,數百萬災民需要救助,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有時候是如此的脆弱,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對地球的深入了解,地球物理學就是研究和認識地球的一門重要學科。
地球物理學用物理學的原理和方法,對地球的各種物理場分布及其變化進行觀測,探索地球本體及近地空間的介質結構、物質組成、形成和演化,研究與其相關的各種自然現象及其變化規律。在此基礎上為探測地球內部結構與構造、尋找能源、資源和環境監測提供理論、方法和技術,為災害預報提供重要依據。已故著名地球物理學家趙九章先生是這樣形容地球物理學的——“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都不見”。
當然,從就業角度講,本專業屬于小眾就業,只能去研究所或政府部門,企業的需求量較少。但對于有興趣、有志向的同學,絕對是無悔的人生選擇。
四 地球物理學專業的品牌學校推薦
1、北京大學 2、吉林大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