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官方大學排行榜:十大績效最好大學(圖表)
2009-12-11 11:03:30人民日報
3年整體績效得分排名前十高校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9日發布了《中國高等學校績效評價報告》。報告對教育部直屬的72所高校中的69所進行的績效評估顯示:近半數高校在2006—2008年3年間呈現出“高投入低產出”的特點,僅有29所高校呈現出“產出大于投入”的較高效益。(部分排名見表)
10日,該《報告》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袁振國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解讀這份報告出爐的背景,以及排行榜背后的信息。
排行榜是怎么算出來的
篩選出14項投入指標和16項產出指標
數據統計顯示:有近半數高校過去3年“投入多,產出少”;另有29所高校“產出高于投入”;還有7所高校投入和產出的排名一致,“投入產出相當”。整體績效得分前3名的高校分別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東北大學。
袁振國介紹,高校績效評價是根據國際流行的“投入產出理論”,從高校資源利用效益方面評價高校的績效。
他說,“我們通過反復論證,采用國際通行的慣例,組織專家討論篩選出了14項投入指標和16項產出指標,充分反映高校辦學在人力、財力、物力三方面的投入以及高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三方面的職能。”
他介紹,投入的評價指標涉及博士學歷教師比例、科研經費、教育經費、固定資產等14項,產出的指標涉及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數、出版專著數、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數、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特等獎數、發明專利授權數等16項。
為什么以清華作為標準
清華大學的投入和產出絕對值都排第一
報告顯示:清華大學在績效排名中居首。其“3年整體投入綜合得分”與“3年整體產出綜合得分”,均為“1”,成為“標準”;其他學校的分值則全部低于1。
袁振國解釋:在采樣過程中,清華大學的投入和產出的絕對值都排第一。按照國際通行的慣例,以此為標準,計算各學校的綜合得分。運用“產出/投入”數學模型計算績效。分別算出高校n年產出以及投入綜合指標得分的算術平均值,代入“產出/投入”模型所得比值即為高校n年的績效得分。比如,浙江大學2006年至2008年整體投入綜合得分為0.84424,產出綜合得分為0.58412,代入比值后為0.69189,績效排序為9。
那么,這些指標又是按什么原則來確定的呢?
袁振國說,主要有三方面考慮:第一,指標具有反映價值的敏感性;第二,國際的可比性,這些數據在國際上有比較;第三,數據的可獲得性。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