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屆河南鄭州47中高三平行班第一次月考試題(語文)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09-11-11 11:06:55
二、(12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回答第7-10題。
人類首次登上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完成這一使命的是中國人!
2005年1月12日3時16分,中國南極內陸冰蓋昆侖科考隊確認找到了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南緯20度22分00秒,東經77度21分11秒,海拔4033米。科考隊在此升起了一面五星紅旗。
中國人的一小步,成為21世紀人類探索自然的一大步。
整個南極大陸32%的面積被平均厚度達2450米的冰體覆蓋.好像頭上戴了一頂大帽子,人們形象地稱為"冰蓋"。"冰穹A"是南極內陸冰蓋距海岸線最遙遠的一個冰穹。也是南極內陸冰蓋海拔最高的地區。氣候條件極端惡劣,被稱為"不可接近之極"。
從科學考察價值和極地話語權角度來看,南極一共有四個必爭之點:極點、冰點、磁點和高點。其中三個點已經被美國、法國、前蘇聯搶占一一美國占據"南極點",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法國占據"南極磁點",建立了迪蒙·迪維爾站;前蘇聯占據"南極冰點",測到了-23°C的全球最低氣溫,建立了東方站。現在,人類在南極僅剩下一個點,即海拔4000多米的"冰穹A"最高點,在中國科考隊之前,國際上還沒有直接從地面進入"冰穹A"展開過系統的科學考察活動。
"冰穹A"地區在冰川、大氣、天文、空間科學等領域都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意義。由于獨特的高原地形特征,冰層水平流動最小,動力過程最為簡單,是冰蓋動力學觀測研究的最理想區域。而且這里的冰蓋是原始堆積形成的,冰層中儲存著具有全球規模的氣候變化信息和大氣本地環境信息,是南極冰蓋最理想的深冰芯鉆取地點。
這次冰蓋考察已經是中國第五次冰蓋考察.這無論對于中國還是整個國際南極科考,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在這次科考行動中,中國第一次對東南極的弗里茨灣到西南極的威德爾海,整個4000多海里的斷面進行海洋學調查,包括海洋物理學,海洋化學、海洋生物學等的調查。并已進行了32個站位的數據采集。
此外,科考隊還要進行23個項目的考察,主要是在中山站和長城站兩站站區附近的陸地、冰蓋、海冰和海洋上開展不同學科的觀測調查等。另外,中國將在站區750公里范圍內和"冰穹A"建立兩個自動氣象觀測站。這兩個觀測站的建立將是中國在東南極最大的一個科研項目。
7.對"冰穹A"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冰穹A"是氣候條件極端惡劣的地區,被稱為"不可接近之極"。
B."冰穹A"是南極內陸冰蓋距海岸線最遙遠的海拔最高的一個冰穹。
C."冰穹A"是國際上還沒有進入并展開系統的科學考察活動的地區。
D."冰穹A"是在南極地區進行科學考察和取得極地話語權的四個必爭之點之一。
8.對考察"冰穹A"地區的意義,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考察"冰穹A"地區的目的是獲取極地話語權。
B.考察"冰穹A"地區在冰川、大氣、天文、空間科學等領域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C.考察"冰穹A"地區可以獲取具有全球規模的氣候變化信息和大氣本底環境信息。
D. 考察"冰穹A"地區能在最理想區域觀測研究冰蓋動力學。
9. 對"中國人的一小步,成為2l世紀人類探索自然的一大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 "中國人的一小步"指的是中國南極內陸冰蓋昆侖科考隊確認找到了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
B. 中國人在五次冰蓋考察中對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考察是人類的首個壯舉。
C. 繼美國、法國、前蘇聯搶占南極極點、磁點、冰點后,中國人登上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是人類探索自然的一大步。
D. 中國人登上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是21世紀人類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偉大勝利。
10.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 南極地區氣候條件極端惡劣,被稱為"不可接近之極"。
B. 南極冰蓋中的"冰穹A"地區是獲取全球規模的氣候變化信息的最理想的深
冰芯鉆取地點。
C. 中國在750公里和"冰穹A"建立兩個自動氣象觀測站。這兩個觀測站的建立將是中國在東南極最大的一個科研項目。
D. 在南極僅剩下一個能考察的點終于被中國人搶占到了。
點擊下載全部:2010屆河南鄭州47中高三平行班第一次月考試題(語文)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