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金融危機中堅持環境友好政策值得喝彩
來源:網絡資源 2009-11-02 07:50:22
摘要:本次研討會由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和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共同舉辦,由北京大學經濟與人類發展研究中心和法國威立雅環境研究所承辦。
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近日在此間表示,在全球經濟衰退的情況下,中國堅持的環境友好政策應當得到全球喝彩。
被稱為“窮人的經濟學家”的阿馬蒂亞·森于此間舉行的“貿易、城市化與環境”國際研討會上作主題演講時表示,當任何一個國家單邊采取一些行動進行技術改良活動,朝著環境友好方向走時,需要得到全球喝彩。“中國就是這樣一個例子,最近幾年當中,中國政府付出了很多努力來建立更為干凈的煤炭加工廠,這確實提高了效率,而且極大地以一種經濟性的方式減少了對大氣的污染和排放。雖然它產生了很多資金上的成本,事實上這樣一個花費應該是非常有理由的。”
他說,在全球經濟衰退的情況下,更不應該放松這樣的努力。中國是世界上煤炭最大的用戶,并且也是煤炭排放最大的污染源。“我們看到中國在做各方面努力來滿足環境方面的需求。這一個積極的步驟。毫無疑問,很多其他的技術在得到認真的考慮,并且在建設過程當中。隨著世界越來越城市化了,中國的城市規劃在這方面有著非常充足的經驗,有著戰略性的思考來推進進一步的發展。中國的發展經驗和教訓也可以給世界其他的城市帶來經驗。”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彭森在研討會期間表示,可以肯定地說,中國政府為節約能源資源、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2006年至2008年,全國關停小火電機組3421萬千瓦,淘汰落后煉鐵產能6059萬噸、煉鋼產能4347萬噸、水泥產能1.4億噸,節能7200萬噸標準煤。今年上半年關停小火電機組1989萬千瓦,提前一年半完成“十一五”計劃關停任務。此外,目前中國水電裝機容量、核電在建規模、太陽能熱水器集熱面積和太陽能光伏發電累計容量均居世界第一,風電裝機也躍居世界第四。截至去年底,全國農村建成戶用沼氣池3050萬戶,相當于少排放二氧化碳4900多萬噸。
本次研討會由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和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共同舉辦,由北京大學經濟與人類發展研究中心和法國威立雅環境研究所承辦。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