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平權法案破城鄉二元藩籬贏得掌聲
來源:網絡資源 2009-11-01 20:00:32
摘要:在城鄉二元體制下,中國以農村供養城市的模式高速完成了工業化,實現了經濟騰飛,城市面貌發生巨變,但農村的發展卻遠遠落在后面,城鄉之間出現越拉越大的發展鴻溝。
近日,“同票同權”、“同命同價”、“同工同酬”等多個平權法案的提出和審議引起了社會極大關注。這三大平權法案直指城鄉二元的藩籬,直指一些已經不合時宜的公共政策,贏得了社會的一片掌聲。
文章摘編如下:
在內地,城市居民和農民的待遇還有明顯差別。內地學者專家將這些現象歸咎為城鄉二元結構所致。從新中國發展的歷史進程來看,中國的城鄉不均衡,始于工業化進程中對農村資源的完全提取,并由此形成嚴格的戶籍制度和城鄉分割的二元體制。
在城鄉二元體制下,中國以農村供養城市的模式高速完成了工業化,實現了經濟騰飛,城市面貌發生巨變,但農村的發展卻遠遠落在后面,城鄉之間出現越拉越大的發展鴻溝。
由戶籍嚴格劃界的城鄉二元結構,不僅催生了個人生存和發展層面的二元就業制度、二元醫療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社會保障制度,也造成了社會發展層面上二元公共投入制度、二元稅費制度、二元金融制度、二元土地制度等。未來,中國經濟社會要進一步發展,迫切需要破解城鄉二元化難題。
近日,“同票同權”、“同命同價”、“同工同酬”等多個平權法案的提出和審議引起了社會極大關注。“同票同權”是指城鄉居民同比例選舉人大代表,農民獲得平等投票權;“同命同價”規定了在因交通事故、礦山事故等侵權行為造成死亡人數較多時,可以不考慮年齡、收入狀況等因素,以同一數額確定死亡賠償金;“同工同酬”指的是無論正式工還是勞務派遣工,只要從事相同內容工作,應當獲同級別工資待遇。
這三大平權法案直指城鄉二元的藩籬,直指一些陳舊的、不符合公平正義的公共政策,贏得了社會的一片掌聲。
中國試圖在選舉權、生命價值以及勞動價值等層面,使九億農民獲得應有權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已明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今日,中國立法機關通過立法去矯正一些不合理的社會現象,去謀求理論上已經擁有卻始終不得其門而入的國民平權。
英國法律史學家梅因曾斷言:“迄今為止任何社會的進步運動,都是一個從身份到契約的過程。”新中國成立六十年來,就是這樣一個不斷打破身份限制向社會契約轉變的過程。通俗來講,就是逐步實現社會法治化。
我們歡迎這種轉變,打破城鄉二元分立的局面,建立一個城鄉和諧相處的社會,最重要的是尊重憲法,發現和敬畏其價值。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