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一中2010屆高三上第一次階段測試(政治)(6)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09-10-26 11:17:03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二、非選擇題(4題,共50分)
26、材料一:改革開放以來的30年是居民收入增長最快、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1978~200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提高到10,493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134元提高到3,255元;
材料二:1978~200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1,558.6億元增長到67,177億元;城鄉居民家庭的恩格爾系教,分別從 57.5%和 67.7%,減少到 36.7%和 45.5%。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總體上從以"吃穿"為重點向以"住行"為主體,教育、文化、旅游、娛樂等多層次消費轉變。
運用經濟生活原理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材料一、二分別說明什么經濟現象? (6分)
(2)材料一、二之間有什么經濟聯系?(6分)
27、材料一:新《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但在2008年1月1日《勞動合同法》具體實施前,許多企業卻針對那些工齡將到10年的員工發出了"裁員令"。
材料二:2009年3月18日,浙江119家知名企業與其職工代表在杭簽訂了一份涉及員工超過10萬人"共同約定書",承諾攜手抵御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同舟共濟,展現企業與職工"利益共同體"的形象:企業方承諾,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穩定就業崗位,保障職工合法權益,在經營困難時期,不裁員或者盡量少裁員;職工方承諾,愛崗敬業,努力提高勞動生產率,遇問題通過工會和職代會等途徑理性、合法解決。
結合材料從經濟生活角度簡要評析兩種企業的做法。(12分)
28.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地震,僅在12日和13日兩天,民政部就聯合財政部下撥地震災區自然災害生活補助應急資金合計3.6億元。14日,中央財政還緊急撥付1.4億元資金支持地震重災區做好水庫等水利設施應急搶險;下撥衛生應急防疫補助經費1000萬元,用于支持開展救災防疫工作;下撥教育抗震救災專項資金5000萬元,用于災區學校特別是中小學校抗災自救、師生應急臨時安置、重置必需的教學用具學習用品等方面的支出。
材料是如何體現財政作用的?(12分)
29.材料一:安徽省池州市在經濟發展中切實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打造循環經濟,把建立循環型社會看作是適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和實現方式。走出了一條與環境相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切實做到了: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復循環利用,做到生產和消費"污染排放最小化、廢物資源化和無害化",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材料二:2009年池州經濟工作會議上市長指出:池州市要抓住 開發開放的機遇,積極對接。盡快把池州市發展融入到"長三角"經濟發展圈中。要樹立"國家政策引導、開發市場運作"的機遇觀。以最小的投入換取最大的產出,努力實現池州市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
(1)根據材料一,分析說明池州市倡導的發展模式是如何體現和貫徹科學發展觀的?(8分)
(2)根據材料二,回答"國家政策引導"和"開發市場運作"分別體現了經濟生活的什么道理?(2分)在池州市經濟發展中為什么既要"國家政策引導",又要"市場運作"?(4分)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