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高中教改方案公布 內容被指缺乏新意
2009-10-23 09:33:48中國文化報
法國總統薩科齊10月13日在愛麗舍宮公布了法國高中改革方案。根據這項方案,法國將加強科技和文學等學科建設的力量,并鼓勵學生學習外語。
新教改內容被指缺乏新意
首先,改革方案中指出,在選擇學習和實習的方向上,學生可以依照班級老師的建議對從前的“錯誤選擇”進行補救。其次,學校還將在課程中加強科技和文學的分量。薩科齊稱,此舉目的在于培養優秀的工程師和高級技術人員,并拯救日益衰落的文學。
此外,薩科齊還公布了一項旨在鼓勵學習外語的“緊急計劃”。他說,根據這項計劃,每所高中至少要讓學生精通兩門語言,一些有條件的學校甚至可以讓學生精通3門語言。
薩科齊在當天的講話中表示,法國高中總體情況良好,每年有約2/3的學生能通過高考,但學校在運行中依然存在不盡如人意之處。這項改革計劃的目的就在于“循序漸進但又深入”地推進高中的發展。薩科齊說,教師們在改革中發揮著決定性作用,他們面臨十分艱巨的任務。他責成新任國民教育部部長呂克·夏岱爾立即與高中教師和學生展開對話,爭取在12月之前對改革方案進行細化。
方案公布后,一些學者表示不以為然,認為這些措施并不新鮮,范圍也相對有限,其效果值得懷疑。
高改計劃一度遭質疑
其實,法國的高中改革早在一年前就被政府提上了日程,但質疑聲一直不斷。
2008 年,法國政府計劃對教育“開刀”,提出一是要削減教育系統中1萬多個工作崗位,包括8000多教師崗位,并將在2009年繼續裁除1萬多教師職位;二是要把職業高中由四年減為三年。裁員引發相關利益群體不滿,而中學生對教育新政也并不買賬,認為減少老師數量會影響教學質量,而改革職高會增加就業難度。從 2008年3月底以來,法國中學生多次舉行游行,動員了數萬人參與,并和警方發生了激烈沖突,巴黎數百所中學教學秩序陷入混亂。而時任法國國民教育部長的達克斯一度態度堅決,不肯作出讓步。
作為改革派,薩科齊曾提出希望構建一個更加靈活的高中學習體制,以超越目前過于僵硬的學科劃分,給予每個中學生更多的自由。他還批評目前的學習負擔過重,學科劃分體制完全向科學類傾斜的這種機制,指出要通過改革讓高中生更好地為高等教育做好準備。此外,薩科奇還證實2010年起將推行教師招聘改革等措施。但法國哲學史和社會學研究員克里斯蒂安·拉瓦爾對其法國中學體制改革措施表示質疑,認為中學改革措施完全是為薩科奇政府減少公職人員人數、降低中央財政開支而出臺的,措施表面上看是下放權力,讓中學與大學接軌,但實際上是要達到薩科齊在5年內減少10%的公立中學教師的目的。另外,改革措施中的中學自治權力下放實際上是想轉嫁中央財政的教育支出負擔,把教育支出的負擔交到地方去。他說,薩科齊與達克斯的改革措施很可能導致嚴重的倒退,使中學變得不民主、更低效。
2008年10月14日,達克斯在奧爾良地區與學生、教師及相關業者進行了一場關于法國中學改革的座談。但原本對高中教改勢在必得的達克斯,第二天又突然宣布,將所有高中改革計劃推遲至2010學年實施。
高中改革道路崎嶇
再向前追溯,1998年4月28日至29日,教育部在里昂舉行了以“高中應當教授哪些知識?”為主題的全國研討會。會上,組織委員會主席梅里教授提交了一份綜合報告,提出了高中課程改革的49條建議。這次改革涉及高中教育和各個方面,從高中的職能到機構,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方法,從內部管理到與社會聯系,幾乎無所不包。當時的法國國民教育部長阿萊格爾對此表示肯定,1999年還利用這一方式進行初中課程改革的研究。阿萊格爾指出,高中處于“十字路口,是決定性的教育階段”,要作出明確抉擇。教育系統中的這個關鍵環節,應當具有“共同的主干、諸多的通道和各類高中具有同等地位”等特點。在談到法國職業高中的問題時,阿萊格爾指出,需要重新認識職業教育的水平,“應當使職業高中向普通高中和技術高中靠近。”在談到教學內容時,他還指出,“學生是過于繁重課程的受害者”,因此應當減少課程負擔和課時數量。
可惜,縱觀法國20余年來的高中教改之路,似乎從未平順。尤其是涉及教學方式變革與就業輔導機制時,每每引起學生強烈反對,導致政府以撤銷或延緩政策實施為收場。2005年,時任教育部長的費雍試圖改革高中會考制度,但各方質疑此舉將嚴重影響會考公平性,最后在高中生強力抗議下,政府不得不收回成命。2006年,總理德維勒潘推動青年學子“初次雇用契約”,原意是為了解決26歲以下學生畢業即失業的問題,結果全國各地抗議聲浪不斷,認為政府是變相將初次就業青年的利益出賣給財團。
有專家認為,每一次教改方案所導致的爭議,不外乎是民間擔憂政府將高中商品化,以及懷疑政府為爭取財團支持,不惜犧牲學生利益。薩科齊在競選總統期間曾大聲疾呼要大刀闊斧切除教育沉疴,但這條崎嶇難行的法國教改路如何行走,還得看總統與呂克·夏岱爾下一步的動作了。
薩科齊一直迫切希望能夠復興法國的文化,承諾要“深化和現代化法國的文化活動”。法國政府在文化方面的投入不小,但有專家認為,復興法國文化首先要開刀的是法國教育制度。面對知識競爭更為嚴峻的未來,法國能否保持世界強國的地位,決定了整個國民文化素質的水平和民族凝聚力。專家認為,法國為此必須積極醞釀一系列的教育改革,而高中課程改革正是這一整體改革的一部分。其實,針對近幾年來,法國實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竟將藝術課擠出了大綱這個問題,薩科齊政府已經提議在中學增加藝術史教學了。為加強對法國學生的藝術教育,法國教育總督學埃里克·格羅斯受法國教育部和文化部委托所作的調研報告中也曾提出加強教師培訓、提供公共信息平臺等多項建議。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