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與隱憂:四川“狂飆”中國最大化工基地
來源:網絡資源 2009-10-22 13:48:53
摘要:各地派出的領導都大有來頭。李向志前身是四川省化工廳化工專家,廣元市委書記羅強和市政府副秘書長兼市天然氣綜合利用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張尚華均是石油博士。
“到明年,達州可年產天然氣200億立方米,天然氣凈化附產脫硫400萬噸,成為亞洲最大的硫磺生產基地!”在10月20日閉幕的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上,達州市委包下成都凱賓斯基酒店整個蜀秀廳,市委書記李向志親自擔任招商人,向前來參加展會的國內外投資者推薦項目。
隔壁一廳同樣熱鬧,雅安市拉起招商大旗,吆喝聲此起彼伏。
而早在展會召開前,四川尤其是川東北氣礦資源豐富的幾座小城,從書記、市長到天然氣園區管委會主任、招商局局長,甚至項目科科長,齊聚省府成都,備戰西博會——四川每年最大的招商引資會。
各地派出的領導都大有來頭。李向志前身是四川省化工廳化工專家,廣元市委書記羅強和市政府副秘書長兼市天然氣綜合利用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張尚華均是石油博士。
競相推銷項目的背后,有一個共同的“支撐”:10月10日,四川省經委發布的《四川省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行動規劃》稱,到2011年,四川將建成全國最大的天然氣化工基地,投資規模高達800多億元。
大化工“狂飆”
這一中國最大的天然氣化工基地包括,3年時間,四川將著力打造6大銷售收入上百億元的園區:即瀘州西部化工城、達州天然氣能源化工基地、自貢新材料基地、德陽新市工業集中發展區、眉山金象工業園和樂山鹽磷化工集中發展區。
四川省經委醫藥化工處處長肖世同說,四川石化產業主要包括以天然氣、硫、磷、鈦、鹽鹵為優勢礦產資源的化工產業,還有以國家在四川建設的重大煉化一體化項目為支撐的石油化工產業。
規劃發布于西博會“前夜”,似乎是有意為各地招商暗戰提供陣地。
很少有人還記得,貴州甕福集團的金鋼去年坐在達州招商引資會的聽眾席上。一年之后,他已坐上了主席臺。去年西博會后不久,甕福集團就把全國最大的精細磷化工生產基地放在了達州,一期投資40億元,原計劃三年建成,實現130萬噸磷礦浮選、80萬噸硫酸和50萬噸磷酸的產能。
當然,金鋼已是甕福達州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總經理。“到10月21日,磷酸裝置全部開工,工期提前了兩年!”他說。
同是借助高含硫天然氣發展磷化工,吆喝不夠的德陽工業園區,就這樣被達州搶了先機。
今年西博會,達州又成功簽約43個項目,包括中石化投資在內的天然氣能源化工及配套產業,簽約金額192億元。
除了達州,同處川東北氣礦帶上的其他城市也積極參戰。
10月19日,廣元市天然氣綜合利用工業園區管委會項目科科長張輝告訴記者,這次中石油和廣元簽下大單:共投資4億元,合作開發九龍山—龍崗西凈化廠和九龍山天然氣脫水廠,并和中石油華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發氣化廣元項目,投資10億元。
巴中重點推出天然氣開發8個項目,包括草甘瞵、氫氰酸、三聚氰胺、二甲醚等,總投資超過390億元。
外資石油巨頭殼牌石油和道達爾也在廣元考察接觸。“道達爾在廣元的天然氣制烯烴項目還在談,并沒有放棄。”張輝對記者說。道達爾先是達州敗北、繼而廣安遇冷,廣元也面臨擱淺。
西博會上,記者沒看到兩石油大腕的身影。平靜的背后,意味著四川各地更長時間的較勁。
“氣盆”致命傷
四川天然氣并不富集的地區也在西博會上趕趟兒。如綿陽把天然氣化工作為優勢產業之一,發展精細化工。涼山州攜188個項目擠進西博會,擬引資491億元以上,其中也有天然氣化工項目。
而事實上,在四川大化工布局的另外一面,不僅僅是少數地區,號稱中國氣盆的四川,其實根本無法繞開氣源不足的致命傷。
身為中國成達工程公司“川東北天然氣利用產業布局”研究項目組經理,俞長昌在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道達爾項目,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氣源不足。
不僅還沒來的項目被“氣”擋在了門口,已落成的項目也面臨停產。
“齊魯石化達州大化肥推遲投產,瀘州甲醇缺氣,瀘天化的設備在輪流停產、檢修。成都雙流也有化工企業停產,今年是沒希望復產了。”肖世同說。
缺氣在中國,是不爭的事實。中投顧問發布的天然氣投資報告指出,預計2020年,中國天然氣需求量為2500-3000億立方米,而去年油氣企業生產總量不到800億立方米。
隨著普光氣田的發現,到2007年底,四川天然氣累計探明儲量1.6106萬億立方米,產量172億立方米。四川成為全國油氣儲量大省。
最受世人關注的是“川氣東送”管線。作為中石化“一號工程”的普光長輸管道包括一條干線和六條支線,主干線由西向東途徑四川、重慶、湖北、安徽、江蘇、浙江、上海五省二市,輸氣量120億立方米/年。其中,達州專線81公里,輸氣量26億立方米/年。
隨后,中石油在廣元發現龍崗氣田。據公開資料顯示,新發現的九龍山、元壩、龍崗西三大氣田,去年已探明儲量達2000億立方米,預計2010年將累計探明儲量達4000億立方米。
巴中天然氣圈閉面積達10802.4平方公里,初步勘探天然氣資源總量約為10343億立方米,現已探明儲量為1500億立方米。
然而,在大量投資天然氣化工的背后,盡管四川坐擁大氣盆,但地方截留的氣并不多。
“四川用氣缺口非常大。據有關部門統計,去年全省工業和民用氣缺口為20億立方米,天然氣化工原料氣供應缺口就占了一半。今年,全省用氣缺口高達50億立方米!”肖世同說。
“用氣指標的多少,決定權不在當地政府。寶貴的氣源,牢牢掌握在中石油、中石化兩大油氣開發企業手里。何況,當地留氣比例要國家發改委批準。”他說。
重復投資嫌疑
“最大化工基地”似乎也很難繞過重復投資的坎。
在達州天然氣能源化工產業園里,香港玖源和齊魯石化的合成氨-尿素項目正在上馬。
記者發現,振興規劃列舉的大企業里,生產合成氨-尿素裝置的不下10家,但肖世同指出,“在四川天然氣化工產業里,合成氨和尿素比重明顯過大。”肖世同指出,現在,尿素已建產能達400萬噸,大量出省。合成氨也有400萬噸的產能,省內只能消化300萬噸。
他很擔憂,化工是受金融危機沖擊最大的行業之一,整個肥料市場低迷。尿素現價1400元/噸,去年高達1600元以上。“我們希望尿素能往兩個方向往下延伸:復合肥和三聚氰胺。”他說,雙甘膦也是一窩蜂,“產能已經過剩。”
“我們希望園區走特色之路。”肖說。按規劃,3年內,四川要打造6條天然氣化工產業鏈,分別是瀘州以瀘天化為首的天然氣化工和磷硫鈦產業,達州以甕福和中石化為代表的磷硫和天然氣化工產業,自貢依托化工部晨光研究院發展新材料產業,德陽以磷化工為主,金象化工的小機復合肥和尿素深加工,樂山發展鹽磷化工和多晶硅。
除了重復投資嚴重,跑遍了整個川東北天然氣礦的化工專家俞長昌在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稱,“簽的新項目很少,尤其是高技術含量的幾乎沒有。”
肖世同也表示了類似的看法:“有的地區找不到新項目,就在成熟項目里去找。”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