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工商時報:啟動臺灣經濟轉型的關鍵
來源:網絡資源 2009-10-22 09:09:54
摘要:世貿組織(WTO)服務業貿易排名大約證實了我們以上的推論。臺灣去年服務輸出居全球第28(2000年排名全球第18),不但在四小龍里敬陪末座,更已為波蘭、土耳其超越,泰國、馬來西亞雖稍遜于臺灣,但已有后來居上之勢,臺灣服務業發展可說是十年無成、如今已然是四面楚歌。
“總統府財經咨詢小組”上周召開會議,就“啟動臺灣經濟轉型的行動計畫”進行討論,會中認為臺灣經濟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時刻,不可能再延續過去的發展思維,在考量服務業占GDP比重已超過七成,尚有發展空間下,決定全力推動服務業發展,并成立專責辦公室推動國際醫療、會展等十項重點服務業,以強化臺灣經濟的成長動能。
依“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臺灣服務業占GDP比重十年來由66%升至73%,這一服務業結構比已超越韓、日、德等多數服務業大國,不少人看到此一數據,即以為臺灣服務業已擠入“強國之林”,但這實在是一大誤解。事實上,臺灣服務業結構比的快速升高,實因近年制造業生產線外移、制造業附加價值率驟降所致。換言之,臺灣服務業結構比升逾七成,是彰顯制造業的疲弱,而不是代表服務業的壯大。
令人百思不解的是,臺灣服務業占GDP的結構比雖逾七成,但其所創造的就業機會占總就業比重竟不到六成(僅57.9%),這是極不相稱的,同時也是國際上罕見的。美國服務業占GDP達78.9%,服務業占就業人數也達77.9%;日本服務業占GDP達69.4%,就業比重也達68.4%;韓國亦然,兩項數字依序為64.3%、65.9%。顯然在常態下,服務業占GDP比重理應與就業比重一致,臺灣這兩項數字差距如此之大,說明臺灣服務業發展根本還沒上軌道,自然無法創造可觀的就業機會。
世貿組織(WTO)服務業貿易排名大約證實了我們以上的推論。臺灣去年服務輸出居全球第28(2000年排名全球第18),不但在四小龍里敬陪末座,更已為波蘭、土耳其超越,泰國、馬來西亞雖稍遜于臺灣,但已有后來居上之勢,臺灣服務業發展可說是十年無成、如今已然是四面楚歌。
看到“總統府財經咨詢小組”再次提出服務業轉型的行動計畫,讓我們不禁想起,從本世紀以來臺灣官方所研擬的服務業發展方案可謂是連篇累牘,但如今安在哉?2004年“行政院”曾以一年時間在各地召開服務業發展會議,最后更舉行全臺服業發展大會,宣誓要學習韓國發展影視產業,并推動臺灣成為“區域籌資中心”,以創造臺灣第二次經濟奇跡,于是篩選了金融服務、文化創意等12項服務業,訂定旗艦計畫、主軸措施,并準備修訂30項法律案,希望藉由法規松綁來提升服務業的競爭力。非僅如此,2006年春天,“內閣”又浩浩蕩蕩的召開全臺商業發展會議,同樣又得出58項法規松綁的共同結論。“行政院”在一年半之間連開兩次大會,著力如此之深,臺灣服務業理應快速成長才是,但遺憾的是,事實卻非如此。
全臺服務業大會結束迄今已有5年之久,“服務業發展綱領及行動計畫”執行5年期間,臺灣的服務業環境究竟改變了多少?那些行動計畫、主軸措施執行成效何在?如今“總統府”在推動服務業行動計畫之前,實有必要對歷年會議的執行情況認真的加以檢視,找出失敗的原因。否則以前推旗艦計畫,今天推行動計畫,以前成立“服務業專案計畫辦公室”,如今又依樣畫葫蘆的設置一個“服務業專責辦公室”,如此換湯不換藥,誰能保證本次不會再重蹈覆轍?
臺灣這些年所召開的全臺經濟大會已是數不勝數,行政部門所研擬的“行動計畫”也屬空前,但臺灣經濟轉型的困境依舊,顯然臺灣今天的問題不在于會議開的不夠多,也不在于行動計畫研擬的不夠周詳,而在于方案的執行與管考不夠徹底。長久以來這種以“長于開會,短于執行”的官僚文化,正是導致臺灣服務業迄今仍難以與韓、港、星并駕齊驅的原因。
我們認為近年來臺灣官方花費太多時間在開會這件事上,并且年復一年重復進行相同的研究,事實上臺灣官方的服務業方案早已投入龐大資源,研究多遍,如今所缺的是執行力,以及驗證執行成果的考核制度,如果過去開會擬方案與執行考核的資源分配比為4:1,今后必須調整為1:4才行。我們相信,只有堅強的執行力與確實的考核制度,才能讓臺灣服務業進入全新的境界,否則就算再開10年、20年的會議,恐怕也難以讓臺灣的服務業脫胎換骨。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