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遠征安息大軍的歷史之謎
2009-10-21 21:06:32淄博生活網
[摘要]:澳大利亞專家戴維·哈里斯也對此進行了深入分析,推斷這支奇特軍隊就是克拉蘇東征部隊的殘部。當年他們從帕提亞的卡雷突圍之后,輾轉各地。后來又突破安息東部防線,進入中亞,被郅支單于收編為雇傭軍……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神秘失蹤已經讓人驚奇不已了,6000余人一起神秘失蹤的事情就更讓人覺得是天方夜譚了,然而,這樣的事確確實實地發生了。
公元前53年,古羅馬“三巨頭”之一的克拉蘇率軍遠征安息(今伊朗),出師不利,兵敗卡雷城,克拉蘇本人被殺。他兒子率領的第一軍團6000余人拼死突圍成功。但突圍之后卻杳無音信,羅馬人幾番尋找也得不到他們的影蹤,他們去了哪里?2000年來留給人們一個難解之謎。
據《漢書·陳湯傳》記載,公元前36年,北匈奴郅支單于政占烏孫、大宛,威脅我國西域地區。漢武帝派都護甘延壽和都護副校尉陳湯出兵至康居,剿滅郅支單于。漢軍在康居見到一支奇特的軍隊,“土城外有重木城”拱衛,“步兵百余人,夾門魚鱗陣,講習用兵”。西漢軍隊把這支軍隊降服后,又將俘虜的士兵全部收編。后來,西漢政府又在祈連山下設立驪縣安頓了這批俘虜的士兵。
經過研究后,歷史學家認為,只有古羅馬軍隊采用構筑“重木城”防御工事和用圓形盾牌連成魚鱗形狀的防御陣式。所以這支軍隊可能就是卡雷戰役中突圍而出的普布利烏斯領導的羅馬第一軍團的殘部。
澳大利亞專家戴維·哈里斯也對此進行了深入分析,推斷這支奇特軍隊就是克拉蘇東征部隊的殘部。當年他們從帕提亞的卡雷突圍之后,輾轉各地。后來又突破安息東部防線,進入中亞,被郅支單于收編為雇傭軍。在公元前36年西漢與郅支之戰中被陳湯收降。帶回中國。他還根據材料推斷,驪城舊址就在甘肅省永昌縣境內。
另外,中國、澳大利亞和前蘇聯的一些史學家也對此進行深入研究,他們找到一張公元前9年繪制的地圖,根據地圖指示,確認驪縣就是現在的焦家莊鄉者來寨。
但是也有一些持不同意見的人否定戴維·哈里斯的推斷。他們說,“重木城”和“魚鱗陣”并非是完全屬于羅馬人的軍事藝術。在中國,編木或夯土為城古已有之,外城為郭、內城為城是中國古代通制。而且,《左傳》中記載,中國古代也曾使用“魚鱗陣”,當時其正式名稱叫“魚麗陣”。
因為在對驪古城遺址發掘過程中沒有取得什么有價值的成果,所以人們推斷驪古城可能早已深埋地下,成為城下之城。
還有一些學者認為,即使當初羅馬人的確曾到過此地,經過與當地居民2000年的通婚、融合,面貌恐怕早已大大改變,不再具有當初的特征。
另外也有人認為,這個地區外來人口一直比較復雜,很難依據現在那些地區存在酷似歐洲人的居民這一事實判定羅馬人后裔生活在這里。
俗話說:“人過留名,雁過留聲。”這一群6000人的軍隊卻無聲無息地失蹤了,他們到底去了哪里呢?看來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