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時事政治 生態危機倒逼環太湖加速騰籠換鳥
來源:網絡資源 2009-10-16 10:25:29
江蘇無錫市濱湖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拆遷辦公室的莫桂生這幾天正與同事們忙碌著,沒有休息日,晚上還要加班,為的是涉及太湖兩個濕地公園建設項目的拆遷工作能加快進度。
記者了解到,周邊商業用地的拍賣價為每畝300萬元,建設太湖濕地公園,無錫市和濱湖區的幾級財政少收入150多億元,這還不包括投入的拆遷補償等巨額費用。
無錫何以要做這筆虧本的買賣呢?
2007年的太湖水危機事件對環太湖的蘇州、無錫、常州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時間,輿論普遍質疑蘇南的發展模式。生長在太湖邊的莫桂生見證了環太湖區域的發展歷程,他告訴記者,拆遷兩個濕地公園項目的占地本來就屬于太湖,現在是要還給太湖。記者采訪開發區副主任呂永軍得知,全部拆遷完成后,兩個濕地公園的面積將達到5000多畝,太湖將“新增”水域近2000畝。
從圍湖造地到退地還湖,無錫加快了產業調整的步伐。
無錫市濱湖區經濟貿易局局長顧惠忠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太湖藍藻事件發生后的兩年多來,濱湖區關閉了所有的化工企業,轉移了大量的冶金企業和機械制造企業,僅濱湖區因此每年減少工業銷售收入150多億元。
無錫市在加快“五小”(小化工、小鋼鐵、小電鍍、小印染、小水泥)企業關停轉移的同時,將重大產業項目的儲備、培育、實施的重點,明確為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高效農業三個方面。
太極實業集團董事長顧斌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公司將與(株)海力士半導體共同投資1.5億美元設立新的合資公司。項目建設,將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大規模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企業。
顧斌還告訴記者,海力士晶圓生產無錫項目2005年建成投產,先后進行了兩次增資擴產,現在又將測試封裝生產線從韓國搬遷至無錫,說明了無錫的微電子產業已經形成了集聚效應。
記者了解到,無錫市目前集聚了集成電路設計、晶圓加工、封裝測試以及為其配套的硅單晶材料和外延片等各類企業160多家,各類晶圓生產線15條,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鏈。
無錫還引導關停轉移企業轉變經營策略,將企業生產基地外遷,而總部、研發及銷售市場留在無錫,目前,由數十家關停轉移企業合資興建的無錫太湖科技中心大樓正在建設之中。
近日,無錫市又出臺關于加快重大產業項目建設若干意見,圍繞以太陽能光伏、風電、核電、生物質能為主的再生能源利用、新能源設備制造、智能電網三大重點,發展新能源產業;加快推進傳感網建設,盡快建立中國傳感信息中心或“感知中國”中心;加速發展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
目前,在無錫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已經集聚和培育了包括基于微納米技術的傳感器、行為網絡架構和嵌入式的軟件以及無線射頻技術傳輸等等在內的在這一領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業團隊和創業企業40多家。專家預言,基于這一技術發展起來的物聯網技術將引領全球范圍內的第三次信息革命浪潮。
無錫也在加緊制定“感知中國”中心建設的總體方案和產業規劃,力爭用5年的時間,建成引領中國傳感網技術發展和標準制定的中國物聯網產業研究院,實現產值500億元。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