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政治真題匯編:《辯證法》(3)
來源:高考網整理 2009-10-13 11:27:16
參考答案:
1.C 2.D 3.B 4.B 5.B 6.A 7.D 8.C 9.A 10.D 11.B 12.C 13.C 14.C 15.A 16.C 17.A 18.A 19.B 20.ACD 21.B 22.B
23.整體與部分是客觀事物普遍聯系的一種形式。在我國,國家與民族自治地方的關系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整體與部分不可分割、相互依存,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國家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國家整體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整體與部分相互影響,國家作為整體在矛盾統一體中處于主導地位,國家強大了,民族自治地方將獲得快速發展;作為部分的民族自治地方發展了,國家整體將更加強大
24.中國人民堅持抗戰是戰爭朝勝利轉化的內因,包括“駝峰航線”的開辟等在內的國際支持,是促使戰局盡快實現轉化的外因(2分)。外因是事物發展的必要條件。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威廉-凱寧強調戰爭物資供應對于中國堅持抗日戰爭的重要性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對事物的發展變化起決定作用的是內因,在中國的抗日戰爭中起決定作用的是中國人民的堅持抗戰(5分),外因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國際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改善了中國抗日武裝的物資供應,有利于中國人民堅持抗戰,促進中國戰局的積極轉化(3分)
25.利與弊是對立統一的關系。每個方案都既有利又有弊,兩者既相互區別又相互依存:利與弊作為矛盾的雙方,有主次方面之分,其主要方面決定著事物的性質,只有利大于弊的方案才是合理的 不同的方案之間也存在利與弊的比較,我們在不同方案的選擇中同樣需要進行利弊矛盾分析,作出趨利弊害的正確選擇
26.①必須遵循聯系的方法論原則,中國的前途命運同世界的前途命運緊密相聯,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②必須遵循發展的方法論原則,既要把握中國和世界前進的總趨勢,又要正視發展的世界的對立統一關系,在參與國際競爭中實現互利共贏。④必須遵循辯證否定的方法論原則,以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大膽吸取、借鑒人類一切文明成果。
27.塑料購物袋的使用對社會的影響具有利弊兩重性,既便利了消費者,也由于過量使用和回收處理不到位而造成環境污染,便利與污染構成了購物塑料袋的使用產生的矛盾的兩方面。購物塑料袋過量使用造成的環境危害已經成為這對矛盾的主要方面,規定著事物的性質。發布“限塑令”,禁止和限制使用購物塑料袋,要求消費者在享受塑料購物袋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必須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以減輕塑料袋使用對環境的污染
28.黃河流域水資源利用是一個有機整體。水的供給與需求,上中游地區用水與下游地區用水,生產用水、生活用水與生態用水相互影響,相互制約。部分影響整體,中上游地區生產、生活過度用水是導致黃河斷流的重要原因。整體決定部分,黃河流域水資源利用著眼于整體,尋求最優目標,正確認識和處理水的供給與需求的矛盾,統籌安排上中下游用水和生產、生活、生態用水,實現了連續8年未斷流的目標。
29.①要全面分析矛盾。目前我國糧食供求基本平衡,但保持長期基本平衡不容樂觀;既要看到糧食需求擴大的一面,又要看到制約糧食供給的一面。②既要抓住重點,又要統籌兼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發展糧食生產、保障糧食供給為重點,要嚴格保護耕地(促進農業科技進步、增加農業投入等);同時抑制不合理需求,禁止用糧食生產生物燃料(控制人口增長、倡導合理飲食等)。
30.①立足西藏的自然、人文、社會狀況,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體現了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的原理。
②在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具體分析西藏地區的特殊性,根據實際情況重點發展本地的優勢產業,體現了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原理。
③結合國家發展大局與西藏的實際情況,正確處理國家整體發展與西藏本地發展的關系;立足本地實際,勇于探索,同時利用中央和其他地區的扶持與幫助,體現了整體與局部、內因與外因的辯證關系原理。
31.事物是普遍聯系的。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要求我們把握整體和部分的辯證統一,處理好整體與部分(全局與局部)的關系,只有改善最困難群體的生活狀況,才能改善整個社會的生活狀況。
32.北京奧運會會徽的設計融合了奧林匹克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特色。體現了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在體育圖標的設計中以篆書筆畫為基本形式,融合漢字的象形意趣和現代圖形的簡化特征,對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古為今用,實現了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堅持了辯證的否定觀,樹立了創新意識。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