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學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介紹
2009-07-16 17:28:58南京理工大學
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
一、專業特色
1.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同時充分考慮學科與專業發展的外在趨勢和內在脈絡,建立了科學規范、層次清晰、可操作性強的符合市場需求和專業精神的人才培養體系。
2.人才培養“重基礎”、“重實踐”、“重創新”。將熱流科學基礎比重獨大的傳統改變為機械、測控、熱流三大工程學基礎并重的現狀;在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加強實踐內容,改進訓練方法,提高實踐教學效果;通過畢業設計、經常性的課外科技活動等環節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充分依托學科優勢與科研實力,重視科研與教學結合。科研研究提高了教師的綜合業務水平,豐富了教學內容,為人才培養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有利的平臺。通過吸收學生參加教師的科研工作,顯著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工作能力。本專業在強化換熱與熱控技術、燃燒理論與技術、節能環保技術三個科研方向已形成了南京理工大學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的鮮明特色。
4.通過開設學術講座、建設學生教學信息反饋網等具體形式,孕育良好的學習與學術研究氛圍,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塑造良好的專業傳統。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機械工程、自動控制、計算機應用技術等方面基礎知識和技能,能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能源與動力系統及其自動控制的研究開發、設計、制造、試驗、運行、管理、安裝、營銷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三、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的基礎理論、機械工程基礎理論、測量控制與計算機應用基本技術,掌握前述三個方面的基本技能,接受現代復合型技術人才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相關技術工作的基本能力。
畢業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工程力學、機械學、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學、電工與電子學、測量與控制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
3.獲得本專業領域的工程實踐訓練,較好地掌握本專業所要求的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
4.具有本專業領域內某個專業方向所必要的較深入的專業知識,了解其科學前沿及發展趨勢;
5.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創新意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四、學制與學位
標準學制:四年
修業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五、主干學科、交叉學科
主干學科: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
交叉學科:機械工程、測量與控制、計算機應用
六、主要課程
工程熱力學、傳熱傳質學、工程流體力學、熱工過程自動調節原理、熱工測量儀表、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工程制圖、電工學、工業電子學、數學物理方程、概率與統計、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熱源系統與設備、制冷及壓縮技術、熱力發動機、燃料與燃燒學、熱交換器原理與設計、微機原理及應用、過程控制軟件技術基礎、熱工過程自動控制系統、計算機控制技術與系統、計算機控制網絡技術、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大學英語、VISUALBASI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