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預測錄取線離譜 高分考生痛失名校
2009-07-15 09:44:56大洋網
中山大學錄取分數線公布之后由于填報志愿集中,不少高分考生止步于中大的校門外,有考生家長反映,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大預測的分數線遠遠低于實際錄取的分數線,誤導了考生的填報。
據報道,考生小舒今年高考627分,比重點線高40分,家長說在6月27日的琶洲咨詢會,中大招生辦有關負責人預測,文科3100內,理科12000內的考生今年報考中大應該有一定把握,所以孩子第一志愿就填報了中山大學。今年廣東教育考試院為了讓考生了解自己的位置,提供了一份“5分一段”表,記者按照分段表計算了一筆數目,全省文科預計名次與中大錄取的相距差是1121人,理科相差5819人,文理一起算,接近七千名考生受到學校預測分數線的誤導而報錯了志愿。
針對這種現象,很多人希望廣東省可以引入“平等志愿”的機制來增加高考錄取的公平性,不過目前這機制在廣東還沒有實施的計劃。
什么是“平行志愿”?
所謂“平行志愿”就是在每個錄取批次的學校中,考生可填報若干個平行的學校,然后按“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錄取,改變過去志愿優先的錄取原則。具體地說,按照平行志愿錄取方式,錄取時,將考生按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順序排隊,依次檢索考生填報的A、B、C、D等幾個平行志愿,如果符合A志愿,則被錄取,如果分數不夠,則繼續檢索B志愿,依次類推,直到被符合條件的學校錄取。
以實行平行志愿的上海為例,其中第一批、第二批可填報4個平行志愿;第三批可填報8個平行志愿。實行平行志愿就是在每個批次都按高考成績對考生排序,逐分逐個檢索考生填報的志愿,只要檢索到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也就是說,考生不會因為第一志愿未被錄取,而失去同批次二三志愿的錄取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