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專業介紹
2009-06-19 13:43:58廣州大學
音樂舞蹈學院
音樂舞蹈學院成立于2005年7月。前身系廣州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音樂、舞蹈專業。學院目前在編專業教師44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人,教授4人,副教授18人,講師14人,行政管理人員6人,學生389人。現有音樂學專業(下設社會音樂、音樂教育等專業方向)和舞蹈編導專業(下設舞蹈編導、舞蹈表演與教師教育等專業方向)兩個本科專業。學院設音樂系、舞蹈系,轄聲樂、鋼琴與器樂、作曲與音樂學、舞蹈編導、舞蹈表演與教師教育等專業教學機構,并附設音樂舞蹈教育研究所、聲樂嗓音研究所、演藝中心、培訓部、音樂創作與制作中心、音樂治療室等科研、實驗(實踐)機構。
學院教師近年來在全國各類音樂刊物上發表論文和作品200余篇(件)(其中核心刊物60余篇,獲獎若干),出版專著11部,還有在編教材多部;獲得過包括多項國內外舞蹈比賽大獎、中宣部第八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賽優秀獎和第六屆羊城音樂花會三等獎等重要獎項。學院現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市宣傳思想戰線“十百千”優秀人才培養對象3人,廣州市優秀教師2人,廣東省優秀音樂家5人。
■音樂學
音樂學有社會音樂、教師教育兩個專業方向。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1、社會音樂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具備音樂的基本理論、知識、音樂表演等方面的能力和較高的演唱(奏)、指揮及創編能力,能在專業文藝團體、藝術院校等相關部門、機構從事表演、教學及研究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聲樂、鋼琴、器樂、視唱練耳、多聲部音樂分析與習作、歌曲創作、合唱與指揮、中外音樂史及名作鑒賞、鋼琴即興伴奏、音樂社會學、藝術管理概論、表演。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主要在各類文化藝術機構、教育系統、企事業單位、傳媒、社區等部門工作。
2、教師教育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掌握學校音樂教育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的音樂教育工作者。
主要課程:聲樂、鋼琴、器樂、視唱練耳、多聲部音樂分析與習作、歌曲創作、合唱與指揮、中外音樂史及名作鑒賞、鋼琴即興伴奏、學校音樂教育導論、現代音樂教育技術、中外民族音樂。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主要在教育系統、企事業單位、社區及各類文化藝術機構等部門工作。
■舞蹈編導
舞蹈編導有舞蹈編導、舞蹈表演與教師教育兩個專業方向。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1、舞蹈編導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系統地掌握舞蹈創編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接受本專業嚴格的技能訓練,了解相關學科的知識,有較高的文化藝術修養,有較強的審美感覺和創造性思維,有觀察、理解、概括生活的能力,能獨立從事表演及運用編舞手段完成舞蹈作品的創作與排練,有從事本專業創作、教學和一定科研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舞蹈創編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舞蹈創編、舞蹈基本功訓練、中國古典舞身韻、中國民族民間舞、現代舞、舞蹈劇目分析、舞蹈編導理論、中外舞蹈史、音樂基礎綜合、編舞技法應用。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主要在各類文化藝術機構及團體、學校及培訓機構、傳媒與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等相關部門、機構工作。
2、舞蹈表演與教師教育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掌握舞蹈表演藝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巧,掌握學校舞蹈教育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能在各類文化藝術機構及團體、教育教學系統等相關部門、機構從事表演、教學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舞蹈表演與教育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舞蹈基本功訓練、中國古典舞身韻、中國民族民間舞、舞蹈教育學、中外舞蹈史、音樂基礎綜合、舞蹈創編、舞蹈劇目分析、表演。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主要在教育系統、各類文化藝術機構及團體、企事業單位、社區等部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