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族學院音樂舞蹈系專業介紹
2009-06-14 00:09:26四川民族學院
音樂舞蹈系
四川民族學院音樂舞蹈系創建于新世紀之初的2000年,它的誕生是藏區高校在新世紀奉獻給高等藝術教育的一份厚禮。經過幾年的積累,現已形成具有一定規模和聲譽的新型特色系部,辦學形式有普招專科三年制、小教專科五年制、成人脫產兩年制、成人函授三年制以及對口專升本等。
音樂舞蹈系現設置有音樂教育專業、音樂舞蹈專業、表演藝術(民族歌舞方向)專業、舞蹈表演四個專業、協助承擔初等教育專業、學前教育專業等藝術方向課程教學。
音樂舞蹈系依托現代化的藝術大樓,擁有獨立的主教學區,設有功能齊全的演播廳、高標準多媒體練功房、排練廳、全省一流的師生琴房、多媒體專業教室等;擁有琴房50余間、鋼琴60余臺(含三腳鋼琴)、以及電腦、手風琴、爵士樂器和古箏、琵琶、揚琴、二胡、阮等大量民族樂器。學生實行主輔修制,要求畢業生至少能彈奏兩種樂器;2005級學生從05年9月開始實行學分制。
音樂舞蹈系擁有一支由高、中級職稱組成的德才兼備、精干務實的教師隊伍,在教學、創作、表演、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教師中有中國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四川省音樂家協會會員、四川省社會音樂研究會會員、甘孜州音樂家協會會員多人,同時我系還內聯外引聘請多位省州音樂界、教育界專家、教授學者加盟我系,定期開展教學與科研活動。音樂舞蹈系建系以來,已先后完成數十篇科研論文,分別發表在《人民音樂》、《交響》、《音樂探索》、《西南師范大學學報》《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康定民族師專學報》等刊物上;詞曲作品《夢中的阿蓮》、《康巴高原》收入《中國民族歌曲精粹》;合唱比賽連續兩屆在省大學生藝術節上獲獎;多人次先后在州地市歌舞比賽中獲得一、二等獎;音樂舞蹈系常規性的“康之韻”音樂會已贏得社會廣泛贊譽,一些歌舞作品已作為經典保留。在第四屆全省大學生藝術節上,我系舞蹈《高原母親》、《雪域情懷》分獲專業組和普通組二等獎;同時大合唱《新康定情歌》、表演唱《牧人》及八篇論文也獲得不同獎次。
學校座落在格薩爾王的故鄉,《康定情歌》的搖籃——跑馬山下,瀘定橋畔;是馳名中外的“巴塘弦子”、“甘孜踢踏”和“南、北鍋莊”的家鄉;學校毗鄰冰川公園海螺溝,神奇王國亞丁風景區。享有盛名的甘孜州“青年藝術節”、“跑馬節”、“西部情歌節”、“康巴藝術節”以及州縣眾多的民俗風情節為音樂舞蹈系學生提供了絕好的藝術實踐陣地,同時每期為學生提供至少兩次校外藝術實踐機會。先后參加“康之韻”音樂會;軍地校“三下鄉”文藝演出;與甘孜州武警中隊、移動公司、聯通公司、金色康巴大酒店、卡拉卡爾大酒店等攜手共建;主辦四川省計算機教育年會文藝匯演;四川省高校體育年會文藝匯演;參加康巴藝術節匯演、康巴國際旅游節匯演;四川省大學生藝術節;西部情歌節;康定國際跑馬節等。
音樂舞蹈系辦學目標明確,辦學注重質量特色,畢業生就業率名列前茅。音樂舞蹈系的系訓是“厚德尚藝、多能一專、和諧創新、誠信感恩”。
(1)音樂教育(專科,師范)
專業核心課程:基本樂理、聲樂、鋼琴、視唱練耳、中外音樂史、和聲學、合唱與指揮、藝術概論、音樂與舞蹈欣賞、民族音樂概論、鍵盤和聲與配奏、器樂選修、形體訓練、電腦音樂、音樂心理學、舞臺藝術等。
培養目標和就業方向: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音樂教育基本知識、理論及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教育科研基礎的高素質音樂教育工作者。畢業后可到中等職業學校、中小學、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文化館、音樂教育培訓機構等從事音樂教學及藝術指導等。
(2)音樂教育(音樂舞蹈方向)(專科)
專業核心課程:舞蹈基訓、民族民間舞蹈、中外古典與現代舞蹈、舞蹈創編、音樂與舞蹈賞析、舞蹈史、舞蹈劇目、聲樂、鋼琴、音樂理論、視唱練耳、合唱與指揮、藝術概論、鍵盤和聲與配奏、民族樂器、電腦音樂、舞臺藝術等。
培養目標和就業方向:本專業注重培養實用型音樂舞蹈人才和各級各類學校音樂與舞蹈教師;培養具有較高文化藝術修養、藝術審美品位、藝術理論和藝術實踐相結合的實用型人才,要求學生具有全面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畢業后可到各級各類學校、歌舞團體、電臺、電視臺、賓館、藝術團、群藝館、旅行社、民俗村、演出公司等單位從事音樂舞蹈表演、編導及教學工作。
系部聯系人及聯系方式(區號:0836)
趙勇2856696彭紹文2856696
系部主頁:音樂舞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