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2023-2024學年高二語文上學期期末考點大串講古代詩歌閱讀知識清單
來源:網絡整理 2024-12-25 20:15:31
統編版2023-2024學年高二語文上學期期末考點大串講古代詩歌閱讀知識清單
一.字音字形與原文
(一)選擇性必修上冊
《無衣》《春江花月夜》《將進酒》《江城子》
修我矛戟(jǐ) 與子同裳(cháng) 滟(yàn)滟 霰(xiàn) 纖(xiān)塵
皎皎(jiǎo jiǎo) 汀(tīng) 青楓浦(pǔ) 扁(piān)舟 裴回(徘徊)(pái huái) 搗衣砧(zhēn) 拂還(huán)來 潛(qián)躍 潛(qián)力 潛(qián)水艇 碣石(jié) 將(qiāng)進酒 金樽 天生我材 千金散盡(sàn) 鐘鼓饌玉(zhuàn)
恣(zì)歡謔(xuè) 沽取(gū) 思量(sī liáng) 鬢如霜 腸斷處 短松岡
(二)選擇性必修中冊
《燕歌行并序》
摐(chuāng) 腓(féi) 旌旆(jīng pèi)
逶迤(wēi yí) 玉箸(zhù) 薊北(jì)
《李憑箜篌引》
神嫗(yù) 瘦蛟(jiāo) 露腳(lù) 倚桂樹(yǐ)
《錦瑟》
弦(xián) 惘然(wǎng)
《書憤》
塞上(sài) 衰鬢(shuāi bìn) 千載(zǎi)
二.文學常識(作家作品+文學體裁+寫作背景)
(一)選擇性必修上
《無 衣》
1.了解《詩經》
《秦風·無衣》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 “六義”
即是指“風、雅、頌”三種詩歌形式與“賦、比、興”三種表現手法。
①《風》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詩經》中的精華部分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征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常用復沓的手法來反復詠嘆,一首詩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幾個字不同,表現了民歌的特色。
②《雅》分《大雅》《小雅》,多為貴族祭祀之詩歌,祈豐年、頌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貴族文人,但對現實政治有所不滿,除了宴會樂歌、祭祀樂歌和史詩而外,也寫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諷刺詩。《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③《頌》則為宗廟祭祀之詩歌。《雅》《頌》中的詩歌對于考察早期歷史、宗教與社會有很大價值。
④賦,是直接鋪陳敘述,是最基本的表現手法。朱熹《詩集傳》:“賦者,敷也,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
⑤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屬此類。
⑥興,“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即起興,用其他東西引出要說的內容。
2.寫作背景
《無衣》選自十五《國風》中的秦風,屬于秦國民歌。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奢侈淫逸,朝政腐敗黑暗,統治集團內訌,造成國弱兵殘。周幽王岳父申侯趁機勾結西戎犬戎攻入國都,幽王死,周域大半淪落,于是平王舉室東遷。勇武善戰的秦地人民,眼看淪陷的國土將要遭到敵人的蹂躪,便紛紛響應秦襄王興師御敵的號召,保家衛國,參軍參戰,一鼓作氣擊退了侵擾的賊兵。《無衣》便是在此歷史背景下所產生的,是一首秦國人民慷慨從軍、抗擊西戎入侵的軍中歌謠。本詩標題“無衣”的意思是說當時軍情緊急,征衣一時難以齊備。
《春江花月夜》
1.作者簡介
張若虛,生卒年不詳,揚州(今屬江蘇)人,曾任兗州兵曹。唐中宗神龍年間,以文詞俊秀,名揚京都。又與賀知章、張旭、包融齊名,被稱為“吳中四士”。
張若虛現存詩僅《春江花月夜》和《代答閨夢還》二首。這首堪稱千古絕唱的名篇《春江花月夜》,使他在詩壇上享有極高的聲譽和地位。
2.春江花月夜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