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文景之治的具體舉措
來源:網絡整理 2024-12-23 14:30:36
西漢文帝、景帝相繼即位后,又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實施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措施。在40年左右的時間里,政治穩定,經濟上始終保持高速發展的勢頭,出現了封建社會第一次“盛世”景象,史稱“文景之治”。
1文景之治的措施
1、文景之治鼓勵生產發展,增加稅收的來源,重農抑商。漢文帝曾多次勸課農桑,并且不定期的減免農民稅賦,但是對于商業方面卻是加以抑制,征收許多的工商雜稅來充盈國庫。
2、倡儉禁奢。漢文帝與漢景帝都十分的節儉,兩人在位相加總共四十多年,不曾鋪張浪費過,平時生活都十分簡樸。漢景帝還曾經下詔不準地方向國家進貢奢侈品,禁示官吏購買黃金珠玉等產品。
3、采用“貴粟”政策。之前統治者一直在鼓勵百姓生產農業,因此使得糧食十分的多,糧價也就下跌了。漢文帝便提出“貴粟”政策,通過各種獎勵政策,穩定糧價,文景之治使得全國上下的糧食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4、文景之治時期的“與民休憩”政策顯著發展了當時的社會經濟,統治秩序也日益鞏固。西漢初年,大侯封國不過萬戶,小五百戶。到了文景的時代,流民回到了田園,戶籍急速繁榮。
5、減少雜稅。漢高祖登基后,約法省禁止,減輕了田賦稅率,成為“何五而稅一”。漢惠帝的時候,命令“減少田費,恢復十五稅一”。漢高祖在位的12年間,后期由于國家財政需要,稅率上升,惠帝在漢高祖12年即位后,馬上恢復了原稅率
2文景之治產生的原因
1、由于秦末農民戰爭和四年楚漢之爭,使得社會動蕩不安,經濟遭到嚴重破壞,致使西漢初年社會經濟非常貧困。
2、文景之治是為維護統一。由于漢王朝大力推行無為政治,對諸侯王勢力的惡性發展,起了催化作用,各方諸侯開始做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勢,這也使得劉氏宗室內部在皇權和王權的分割問題上產生了尖銳的矛盾,這個矛盾從文帝即位后就開始激化了。
3、西漢初年,經濟蕭條;漢高祖和他的后繼者漢文帝、漢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訓,減輕農民兵役和賦稅負擔,注重發展農業生產。文景之治中減輕農民的徭役和勞役等負擔,著力于恢復農業生產,穩定封建統治秩序,注重發展農業生產。
相關推薦:
高考歷史知識點匯總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