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來源:網絡整理 2024-12-21 22:42:45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知道:
1.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扣押蔣介石,提出改組南京國民政府、停止一切內戰、立即召開救國會議等八項主張。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大局為重,確定了以和平方式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
2、1937年7月7日,日軍在盧溝橋挑起七七事變。七七事變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
3、1937年8月13日,日本在上海發動了軍事進攻,史稱“八·一三”事變。
4、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軍進入南京后,制造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理解:
1、西安事變的背景和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影響
(1)背景:華北事變后,中日兩國間的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中國共產黨號召停止內戰,一致對外,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瓦窯堡會議,正式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戰略方針;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在中國共產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感召下,決定停止進攻紅軍,逼蔣抗日;蔣介石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威逼張、楊執行“剿共計劃”。
(2)影響: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時局的轉折點,對國共兩黨再次合作、團結抗日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2、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七七事變后,中共中央向蔣介石送交《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1937年8月,根據國共兩黨協議,西北主力紅軍和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9月,蔣介石發表承認共產黨合法地位的談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形成。
3、1938年8月13日,淞滬會戰開始。它是抗戰初期中日兩國的第一次大規模會戰,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夢想,為沿海工業的內遷贏得了時間,進一步推動了全國規模抗戰的開展。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