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化學復習芳香烴知識點
來源:網絡整理 2024-12-17 15:12:49
芳香烴通常指分子中含有苯環結構的碳氫化合物。下面是芳香烴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苯的結構和表達
(1)苯的結構
近代物理方法證明:苯分子的六個碳原子和六個氫原子都在一個平面內,因此它是一個平面分子,六個碳原子組成一個正六邊形,碳碳鍵長是均等的,約為140 pm,介于單鍵和雙鍵之間。碳氫鍵鍵長為108pm,所有的鍵角都為120°。
(2)苯的芳香性
從結構上看,苯具有平面的環狀結構,鍵長完全平均化,碳氫比為1。從性質上看,苯具有特殊的穩定性:環己烯的氫化熱ΔH=-120kJ/mol,1,3-環己二烯的氫化熱ΔH=-232kJ/mol(由于其共軛雙鍵增加了其穩定性)。而苯的氫化熱ΔH=-208kJ/mol。1,3-環己二烯失去兩個氫變成苯時,不但不吸熱,反而放出少量的熱量。這說明:苯比相應的環己三烯類要穩定得多,從1,3-環己二烯變成苯時,分子結構已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并導致了一個穩定體系的形成。
苯難于氧化和加成,而易于發生親電取代反應,與普通烯烴的性質有明顯的區別。
苯還具有特殊的光譜特征。苯環上的氫處于核磁共振的低場。
上述特點說明了苯具有典型的芳香特征。
物理性質
芳香烴不溶于水,但溶于有機溶劑,如乙醚、四氯化碳、石油醚等非極性溶劑。一般芳香烴均比水輕;沸點隨相對分子質量升高而升高;熔點除與相對分子質量有關外,還與其結構有關,通常對位異構體由于分子對稱,熔點較高。
化學性質
加成反應
1.苯的加成反應
苯具有特殊的穩定性,一般不易發生加成反應。但在特殊情況下,芳烴也能發生加成反應,而且總是三個雙鍵同時發生反應,形成一個環己烷體系。如苯和氯在陽光下反應,生成六氯代環己烷。
只在個別情況下,一個雙鍵或兩個雙鍵可以單獨發生反應。
2.萘、蒽和菲的加成反應
萘比苯容易發生加成反應,例如:在不受光的作用下,萘和一分子氯氣加成得1,4二氯化萘,后者可繼續加氯氣得1,2,3,4-四氯化萘,反應在這一步即停止,因為四氯化后的分子剩下一個完整的苯環,須在催化劑作用下才能進一步和氯氣反應。1,4-二氯化萘和1,2,3,4-四氯化萘加熱可以失去氯化氫而分別得1-氯代萘和1,4-二氯代萘。
由于稠環化合物的環十分活潑,因此一般不發生側鏈的鹵化。
蒽和菲的9、10位化學活性較高,與鹵素的加成反應優先在9、10位發生。[2]
還原反應
1.Birch還原反應
堿金屬(鈉、鉀或鋰)在液氨與醇(乙醇、異丙醇或二級丁醇)的混合液中,與芳香化合物反應,苯環可被還原成1,4-環己二烯類化合物,這種反應叫做Birch(伯奇)還原。例如,苯可被還原成1,4-環己二烯。
Birch還原反應與苯環的催化氫化不同,它可使芳環部分還原生成環己二烯類化合物,因此Birch還原有它的獨到之處,在合成上十分有用。
萘同樣可以進行Birch還原。萘發生Birch還原時,可以得到1,4二氫化萘和1,4,5,8-四氫化萘。
2.催化氫化反應
苯在催化氫化( catalytic hydrogenation)反應中一步生成環己烷體系。萘在發生催化加氫反應時,使用不同的催化劑和不同的反應條件,可分別得到不同的加氫產物。蒽和菲的9、10位化學活性較高,與氫氣加成反應優先在9、10位發生。
3.用金屬還原
用醇和鈉也可以還原萘,溫度稍低時得1,4-二氫化萘,溫度高時得1,2,3,4-四氫化萘。[2]
氧化反應
1.苯及其衍生物的氧化
烯、炔在室溫下可迅速地被高錳酸鉀氧化( oxidation),但苯即使在高溫下與高錳酸鉀、鉻酸等強氧化劑同煮,也不會被氧化。只有在五氧化二釩的催化作用下,苯才能在高溫被氧化成順丁烯二酸酐。
烷基取代的苯易被氧化,但一般情況下,氧化時苯環仍保持不變,只是和苯環相連的烷基被氧化成羧基。
而且,不管側鏈多長,只要和苯環相連的碳上有氫,氧化的最終結果都是側鏈變成只有一個碳的羧基,如果苯環上有兩個不等長的側鏈,通常是長的側鏈先被氧化。
只有苯環和一個三級碳原子相連或與一個極穩定的側鏈相連時,在強烈的氧化條件下,側鏈才得以保持,苯環被氧化成羧基。
2.萘、蒽和菲的氧化反應
萘比苯易氧化,在室溫用三氧化鉻的醋酸溶液處理得1,4-萘醌。若在高溫和五氧化二釩的催化下被空氣氧化,則得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鄰苯二甲酸酐。
當萘環上有取代基時,活化基團常常使氧化反應在同環發生,而鈍化基團使氧化反應在異環發生。
由于萘環比側鏈更易氧化,所以不能應用側鏈氧化法來制備萘甲酸。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