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古今中外改革專題
來源:網絡整理 2024-11-25 15:09:54
古今中外改革專題
注:囊括大綱版和新課標版。含有知識歸納、規律小結、熱點冷點、高考題例、新題預測共五個實用專題構成部分。
一.知識歸納
第一部分:大綱版
(一)中國古代史
1.春秋時期的改革
(1)管仲改革:時間:公元前7世紀。內容:改革經濟("通工商之業,便漁鹽之利"、"相地而衰征")、政治、軍事。作用:齊國很快成為東方強國。
(2)公元前6世紀初,魯國實行"初稅畝",開始實行按畝收稅。齊國和魯國的改革都實行新的稅制,即土地稅,這些新的稅制都促使土地由國有轉向私有。
2.戰國時期的變法
(1)商鞅變法
①背景:井田制逐漸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新興地主階級要求廢除奴隸主貴族特權,發展封建經濟,建立地主階級統治。
②主要內容:政治上,"令民為什伍",實行連坐法;廢分封,行縣制;軍事上,獎勵軍功,按功受爵;經濟上,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統一度量衡;廢除井田制;文化上,"燔詩書而明法令"。
③性質:是地主階級的政治改革。
④影響:廢除了奴隸主貴族的世襲特權,廢除了秦國的舊制度,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加強了新興地主階級的中央集權制度,為秦的統一奠定了基礎。但嚴刑峻法和文化高壓政策,對后來的秦朝也有消極影響。
⑤成功原因:順應歷史潮流(根本原因),最高統治者支持,措施得當。
(2)李悝在魏國變法,主要內容是發展農業生產,制定《法經》,加強地主階級專政。
(3)吳起在楚國變法,主要內容是限制貴族權力,改變分封制、整頓吏治等。
戰國時期變法最重大的作用是促進了封建制度的確立,變法運動先后進行了一百多年,新的封建制度終于在各諸侯國建立起來。
相關推薦:
高考歷史知識點匯總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