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教案:《囚綠記》 1
來源:網絡資源 2024-10-15 13:55:08
教學設想
(一)重點
體會綠的象征意義,感受作品所傳達的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以及對中華民族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勢力的民族精神的贊揚。
(二)難點
賞析精彩文句,提升欣賞能力,學習描寫景物的方法,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三)教學方法
采用講授法、問答法、討論法、情景教學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四)教具配備
多媒體展示ppt與板書相結合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學生活動:初讀課文,了解文章內容,讀準字音。
課時計劃
一、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賞析精彩文句,提升欣賞能力,學習描寫景物的方法,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2、指導學生學習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學會運用圈點批注的讀文方法,引導學生從品讀文章語言當中得到審美的享受,體驗學習的樂趣。
3、組織學生討論對“綠”的認識、感受和理解,結合作者的身世,以及當時社會狀況,感受文本對中華民族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勢力的民族精神的贊揚。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
巴金老人在回憶一位作家時說:“他有優美的性格和黃金般的心,同他談話,仿佛聽完一曲貝多芬的交響樂,因為我是和一個崇高的靈魂接觸了。”他就是《囚綠記》的作者陸蠡。作家李健吾評價他的散文時說:“生命真純,節奏美好。陸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靈。”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他的這篇代表作,去觸摸他那高尚的靈魂。
(二)初步感知課文,梳理文章結構。
請同學們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并參照課后第一題即:作者為什么喜歡綠?“囚綠”之后為什么又放綠?放綠之后為什么還懷綠?探討一下這篇文章的深刻內涵。并將課文劃分層次。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