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資源網 > 高中教案 > 高二語文教案 > 高二語文教案:《登高》 1

          電子課本

          高考真題

          高考模擬題

          高中試卷

          高中課件

          高中教案

          高二語文教案:《登高》 1

          來源:網絡資源 2024-10-15 13:34:05

            【教學目標】

            1.了解本詩的寫作背景和杜詩沉郁頓挫的詩歌特色。

            2.賞析情景交融、氣象宏偉的藝術特點,理解“一切景語皆情語”,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

            【教學重點】

            1.體會詩歌中的意象包含的情感。

            2.賞析詩歌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

            準確、規范、生動地解讀詩歌中蘊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難點突破】

            抓住意象,通過知人論世、品字、對比、探究等多種方式進行突破。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步驟與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4分鐘)

            同學們,我們知道知道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二九相重,所以叫重陽,又叫“重九”。由于“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常在此日進行祭祖和敬老活動,所以重陽節又被稱為“老人節”。與三月初三“踏春”相對應,重陽還被稱“踏秋”,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災”以求長壽,還會插茱萸、喝酒賞菊,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在小學時我們學過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其中“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正是重陽節登高、插茱萸的習俗。

            公元767年的重陽節這一天,四川省夔州的長江邊上,一位衣衫襤褸、疾病纏身、年過半百的老人,孤身一人、步履蹣跚地朝山上登高而來。在這個滿目衰敗的殘秋里,面對水急風大的萬里江天,面對疲倦而孤獨的飛鳥,面對了無生氣的枯樹,這位一生坎坷、窮愁潦倒的老人,似乎已經走到了生命的晚秋,老人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賦詩一首,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一首七言律詩——《登高》。

            二、《登高》的寫作背景(2分鐘)

            《登高》向來被譽傳為名作,被明代的胡應麟稱為“古今七言律第一”。這首詩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當時雖然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又趁機相互爭奪地盤,造成社會動亂,民不聊生。同時,唐與吐蕃等外族戰爭不斷。在這種內憂外患的形勢下,詩人杜甫的郁悶是多種因素造成的,時代的苦難、家道的艱辛、個人的多病和壯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的相繼辭世,各種苦悶像濃云似的時時壓在他的心頭。為了排遣苦悶,詩人抱病登高,但悲涼蕭瑟的江峽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三、整體感知(3分鐘)

            1.播放錄音朗讀,找出本詩的主體情緒是什么?(詩眼:悲)

            2.聽老師示讀,注意詩歌的字音、節奏及停頓。

            3.大家自由朗讀,注意結合課文注釋,翻譯不懂的字句。

            四、品讀詩歌(30分鐘)

            1.[鑒賞首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問題1:首聯利用工筆細描的手法共寫了幾種景物?

            六種:風、天、猿、渚、沙、鳥

            問題2:這六種景物分別用什么詞描寫的?

            急、高、嘯哀、清、白、飛回。十四字寫六種景,形、聲、色、態兼備,十分凝煉。

            急風,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體的,又有心靈的。但更主要是心靈的。

            天高,顯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單。

            哀猿,使人聽到它的叫聲非常悲涼。

            飛鳥,可能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孤獨痛苦的鳥。因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鳥。它在到處盤旋,尋找自己的巢。

            問題3:我們能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歡樂的鳥?或者想象成不是一只,而是多只?

            不能,我們得根據杜甫此時此刻的處境去想象,此時杜甫孤單地一個人在外漂泊。

            迅疾的秋風、高遠的天空、哀鳴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島、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飛盤旋的水鳥。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峽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詩,不但形象鮮明,使人讀了如臨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渾高遠,又肅殺凄涼。

            2.[鑒賞頷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問題1:頷聯,寫了幾種景物?由落木和江水,我們能想到什么?

            兩種景物:落木、長江。杜甫看到落葉飄零,想自己像樹一樣,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經到了生命晚秋。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歲,寫這首詩時是55歲,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寫的。“落木蕭蕭”是有生命短暫之意,傳達出年華易逝的感慨。

            “不盡長江”傳遞的信息是時間的無窮,給人一種歷史長河永不停息的感覺。歷史和時間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顯得短暫。“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面對滾滾不盡的歷史長河,杜甫感到有些無可奈何。但作為一個現實主義詩人,一個有闊大胸襟的知識分子來說,他不僅僅是無可奈何,也不是對生命短暫的想不通,更不是想違背自然規律而祈求長生不老,他知道人無論活到何時,都難免一死。這是一種必然規律。所以,他又感到豁達、坦蕩、胸襟開闊,有一種很宏大的氣勢。

            問題2:能把這聯的上下兩句的意思,聯系起來總結一下嗎?

            從表達技巧角度,此聯運用對比襯托,用時間的無窮襯托了生命的短暫。人的生命越短暫,歷史和時間越顯得悠久。歷史和時間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顯得短暫。人的生命越短暫,歷史和時間越顯得悠久。相反,時間和歷史越是悠久無窮,就越顯得人生命的短暫瞬逝。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但江山萬古長青。此聯“無邊”“不盡”,使人聯想到落木窸窣之聲,長江洶涌之狀,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慨。

            這種復雜深沉的情感借助兩個修飾詞“無邊”和“不盡”表現得更為充分。這兩個詞與下聯的“萬里”、“百年”呼應。詩人的羈旅愁與孤獨感,就像落葉和江水一樣,排遣不盡,驅趕不絕,情與景交融。詩的境界更加雄渾壯闊,更能表達出深沉復雜的`思緒。

            總結:寓情于景,為全詩奠定了沉郁、凄清、悲愴的感情基調。如果說前兩聯是寫景的話,那么后兩聯是什么?抒情。

            3.[賞析頸聯]------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問題1:南宋學者羅大經《鶴林玉露》評析此聯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即八可悲,如何理解?

            異鄉“作客”,寄人籬下,此其一;系舟“萬里”,故鄉渺茫,此其二;“悲哉秋之為氣”,節令凄涼,此其三,“常”年如此,不知其終,此其四。“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體弱“多病”,纏身不愈,此其六;重九“登臺”,倍思親,此其七;孑然孤“獨”,此其八。

            羅大經對這一聯的總結的確極為精當,此句把杜甫的悲情、愁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可謂悲中添悲、愁上加愁。

            “萬里”:寫出了自己距離故鄉之遠,相隔千山萬水,思鄉之情,溢于言表。這是第一層意思。

            “悲秋”:這兩個字寫出了詩人在秋天的悲涼感受。秋天,是草枯葉落,百花凋零的季節,人在秋天往往會有一種悲涼的感覺。悲秋,是我國文人墨客的一種傳統文學題材。古代就有“秋士”一詞,意思是說秋天的時候,男子會覺得繁華落盡,滿目蕭瑟,有些英雄末路的傷感。我們再聯系詩人杜甫所處的時代和四處飄泊的經歷,就能夠體會出“悲秋”中這個“悲”字的沉甸甸的份量。這是第二層意思。

            “作客”:詩中的作客,不是“做客”,意思是寄居他鄉。漂泊他鄉的人,難免會有思鄉之情,這種思鄉之情,在秋天就會更加濃烈。這是第三層意思。

            “常”:在“作客”前,加上這一個“常”字,說明了什么?它說明在詩人的一生中,經常要到處飄泊,四處流浪。杜甫48歲開始,一直到58歲去世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寫這首詩時已是第八個年頭了。如果說“作客”他鄉,已經讓人心懷愁緒的話,那么“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涼。這是第四層意思。

            “百年”:不是說一百年,也不是像書上注釋那樣是一生,而是指“暮年”,也就是老年。當時作者已經55歲了,這么大年紀還在外飄泊,這就不能不讓人非常感傷。這是第五層意思。

            “多病”:在多年的飄泊生活中,詩人身患多種疾病,一個身體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況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這是第六層意思。

            “登臺”:詩人登上高臺所見到的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種凄苦悲涼的景象,讓詩人心中產生了無限感慨,再聯想到時局的動蕩不安,聯想到自己的一生遭遇,心情就會更加沉重。這是第七層意思。

            “獨”:在“登臺”前面加一個“獨”字,就使“登臺”更加悲涼。在傳統的重陽節到來之際,詩人既不能走親訪友,又不是舉家齊登,而是獨自登高。晚年的杜甫抱負未展,疾病纏身,家鄉難回,知音漸少(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相繼辭世),怎能不感慨萬千?那種孤苦無助之感,可謂是表達得淋漓盡致。這是第八層意思。
           

           

                 相關推薦:


            高二語文教案匯總


            高二語文教案:《陳奐生上城》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收藏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scgzkg.net . All Rights Reserved

          知識商店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欧美日韩亚洲中文字幕二区| 最好看更新中文字幕|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最近2019中文字幕一页二页| 日韩精品无码AV成人观看|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亚洲成AV人在线播放无码| 色吊丝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精品一|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青青草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韩国免费a级作爱片无码|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 十八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无码无遮挡骂过 |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免下载|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人妻丰满熟妇无码区免费|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人妻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线人| 日本阿v视频高清在线中文| 无码成人一区二区| 无码H黄肉动漫在线观看网站|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 佐佐木明希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成人无码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日本在线中文字幕第一视频|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