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需警惕“偽勤奮”
2024-10-13 19:05:37網絡整理
學習的知識總量很大,認真學都未必能學會,部分同學便一直努力不敢懈怠。但總耗著學習就一定進步嗎?如果我們覺得自己很努力,但是最終卻沒有在結果上顯示出我們的進步,就是"偽勤奮"。
偽勤奮的判定標準:
靠虛假的努力安慰自己,讓自己產生勤奮的表象,喜歡和他人或者自己講自己多么努力,獲得心靈的慰藉,但長期堅持下去,發現勞而無功。
偽勤奮的原因
1學習方法不對
應試教育下學生學習總有黑云壓城城欲摧的感覺。于是每天只睡5個小時,做大量的習題卻不知道總結,只追求量多。認為如果自己不勤奮,肯定學不好。這是一種帶有原始上進心態的勤奮,只需要調整方法,便會成為真勤奮。
對策:
調整方法,步步為營,扎扎實實,把每一套自己做過的題全部學會,碰見不會就問同學、問老師,不留任何漏洞。做過的錯題經常翻看、總結,加深印象。不久之后,你將發現自己是一個知識體系極其完善的"獨孤求敗"。
2畏懼外界評價
為了不被老師家長認為自己懶惰,被人認為是敗家子或壞學生,每天假裝很努力學習,熬夜做大量習題,就是為了和同學家長講起來時能有證據證明自己很勤奮。從不管自己的身體是否吃得消,知識點是否已經掌握。
分析: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熬夜學習不影響第二天的精神狀態,可以適當晚點睡覺,但如果熬夜導致第二天頹靡就沒必要為了給人營造一種勤奮學習的狀態來欺騙別人折磨自己了。如果不懂得發現問題,總結經驗,習題做得再多也是沒有用,倒不如精做習題,舉一反三,沒必要一做題量來安慰自己,忽悠別人。
3缺少面對現狀的勇氣
既然選擇了熬夜和做題,為何還不認真學和認真做呢?缺少直面困難的勇氣。沒有勇氣改變還裝作很努力?干脆不要折磨自己了,這種虛偽帶給了周圍人很多希望,卻總是換回來絕望,一次次的刺痛父母的心,長痛不如短痛?下定決心,讓父母驚喜一次!一個人學習一科沒學好,可能是不喜歡或者不適合這個科目,但科科都沒學好,究竟是誰的原因?
分析:
既然選擇了熬夜學拼命做,就明確一下自己的現狀,知己知彼中,彼最重要,都知己,不愿知彼。有很多同學連看清問題都不愿意,就值得批評了。看清楚哪里學好了,哪里沒學好,學好的保持,學不好的一步步各個擊破。一個科目是弱科,也總有我們擅長的部分和不擅長的部分,先把自己覺得相對簡單的搞定,然后由易到難,逐漸享受到了勤奮就會收獲的美妙后,我們會慢慢培養出巨大的勇氣和細心。
勤奮是一種習慣,只要還未高考,逐鹿中原的戰斗就沒有結束。學知識過程中養成勤奮的習慣吧。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