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考模擬卷談最后階段復習策略
2024-10-11 17:32:11網絡整理
[語文篇]
一篇文章就是一張中藥方
復旦附中語文特級教師黃玉峰認為,對于學生來講,高考是對語文綜合素質的考查。雖然考題會保持穩定性,但每年總會有些微小的變化,考生應該著重從語文素質和根本修養上提升,不能靠生搬硬套和死記硬背。
首先,考生應該回顧一下近些年的語文高考試題,不要過多地鉆研模擬題。關心考題,發現其中的連續性,對出題的走向和思路做到心中有數。當然,這里所說的高考試題既包括上海卷,也包括全國卷,近些年來這種考題的互動表現得比較明顯。如今的考生在答語文試題時碰到主觀題很頭疼,因為這類題型強調理解和表述,讓一些應試型、機械套用型考生露出馬腳。
第二,雖然離高考的時間越來越近,但是抓緊最后的時間進行補缺補差必不可少。這種補缺補差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進行的,比如文言文虛詞、實詞、句式,考前要練兵,多看文言片段,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和感覺。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大量做課外練習。大量做課外,不如做課內,提高語感,弄懂意思。打個比方說,文言文中字“觴”的解釋是“酒杯”,可放在句子里說“觴于某地”,就自然引申為“設宴招待”。對歷年來考試考查知識的趨勢做到心中有數,整理后自然胸有成竹。
第三,現代文部分強調的是對段落和整篇文章的主旨把握。善于把文章由大到小、由抽象到具體來理解,善于在閱讀時捕捉字、詞、句、句群、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到底是可有可無,還是必不可少。這方面的問題,離開文章理解不行。一篇文章就像一張中藥方,內中蘊藏著“君臣關系”,“君”就是文章的主旨,不能少的中藥成分;“臣”則是輔助成分。
從文體上來看,考生應該注意熟悉文化類散文。當然,這并不是要大家忽略政治、科普方面的文章。各類文體都有自己的特點,考生應盡快進入角色。比如文化類散文常常會談到書畫、音樂、前人傳統繼承等,近些年來流行文化、周莊、謎語文化、剪紙、戲劇等相關內容都曾經在高考試題中出現過。
第四,高考作文一直是最引人關注的。考生應該關心時事,不應“兩耳不聞窗外事”。對自己生活,對自己同齡人生活的關注,會讓考生在高考時得心應手。分析近些年的高考作文題目,一般考查的都是與學生生活有關的題目,無論是“我想握住你的手”,還是“必須跨過這道坎”,都圍繞著讀書做人和看待社會,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應該怎樣面對挫折,考查的是考生的思維能力。
[英語篇]增加了填詞這種新題型
復旦附中高三英語教師張亞萍認為,從一些區的第二次模擬卷看,閱讀理解仍然是一個重要部分,這一部分幾乎占了50%。從閱卷情況看,考生丟分還是很多,尤其是一些題目無法直接從文章里找到現成答案,必須仔細讀懂文章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學生往往因為并沒有真正看懂文章,理解偏了,導致失分。因此建議學生在復習的最后階段還是應該在閱讀上狠下功夫,精讀各種題材的文章,找到自己的癥結所在,并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有的放矢。
寫作方面,幾個區模擬題目都很貼近考生的生活,讓人感覺有話可說。但從閱卷的情況看,特別好的作文并不多。主要是因為:(1)有的考生開頭廢話太多,沒有直接切入主題。(2)詞不達意。有的明顯看出只是在背單詞,并沒有真正掌握該詞的用法。(3)缺乏條理,沒有能夠清楚地表達個人觀點。(4)生搬硬套一些背誦的范文。寫作應該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完全沒有必要去使用一些自己并沒有真正掌握的生詞,而應該多用一些課文里學過的、平時經常用的的詞語。
從考綱看,張亞萍認為今年的高考英語考題除增加填詞這一新題型以外,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填詞也是種閱讀理解,如果看不懂文章,就談不上去填詞了最后的復習階段。同學們沒有必要做太多的題目,應該有選擇地針對自己的弱點做適當的題目,要認真鞏固所學過的重要知識點,搞懂自己以前做錯的地方,而且應該在閱讀理解和寫作上多下工夫,這畢竟是高考的重頭戲。
[數學篇]著重通性通法考查杜絕偏題、怪題
長寧區教育學院高中數學教研員沈子興指出,分析各區高考數學模擬卷可以看出今年高考要求的變化,使得考生能夠采取相應的復習策略。
1、進一步強調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基本解題方法的考查。從各區模擬卷中發現試卷著重數學中通性通法的考查,杜絕偏題、怪題,所涉及到的方法都是課本中出現的或者在平時的學習中一直強調的基本解題方法。
2、進一步降低試題的門檻、降低試卷的絕對難度。今年高考數學模擬試題普偏起點低,基礎題得分率較高,同時中檔題數量有所增加,難題所占比例減少,絕對難度下降,這是今年的一大趨勢。
3、進一步突出主干知識重點考查的原則。從知識點考查的情況來看,仍然體現重點知識重點考查,如函數、數列、平面解析幾何仍是考查的重點,同時立體幾何雖然要求不高,但總共有16分左右的題目,三角部分、向量和復數都有一定的表現,每份試卷仍然堅持對數學應用能力的考查。復習時仍然以新、老教材的公共部分作為復習內容。
4、進一步體現了源于課本、高于課本的指導思想。今年多個區的壓軸題“題源”都來自課本,如長寧區第20題就是將課本中的練習題進行轉化,將特殊點改變成一般的點,將特殊情況推廣到一般情況并進一步研究結論是否成立,即利用課本練習,編制成一道探究性問題。因此后階段的復習不能離開課本,應該回歸課本。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