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考生成績單要學會分析數據
2024-10-10 08:51:32網絡整理
期末考試結束,各校在統計分析考生成績后將針對寒假的來臨召開一次家長會。高三家長會較之于高一、高二有很大區別,其主要目的及功能已經從“家校聯絡、增進感情”轉為配合學校完成對考生的“評價、激勵、反饋”。父母要切實利用好本次溝通、交流的機會,全面掌握孩子的學習狀況,促成學校下一階段的復習計劃落實。
拿到成績,分析數據
看排名:考試分數只是一個表象的反映,父母不要過分糾結于此。分數高低很大程度上和卷面難易度有關,不能用每次考試的分數來衡量考生的進步與倒退,要關注排名情況。在班級、年級和全區三個排名中,年級排名是關注的重點。通過期末考試年級排名,父母可以更直觀地看到孩子在本次考試中的具體水平。鑒于北京市大部分區縣采用的是“全區統考、各校評卷”模式,就導致各校評判尺度不一,所以全區排名只能作為籠統參考。正是這個原因使得近年高考填報志愿時,父母也更多地開始參考年級排名,通過考生所在中學往年各名次段的高考去向來確定位置、填報志愿。
在排名中還有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年級單科排名,單科排名是直觀反映考生長項與短板的指標。例如,某考生期中考試總名次排在156位,數學單科排名卻僅277名,與其總名次相去甚遠,所幸該生其他科成績較好,才彌補了數學的不足。
看成績:單一看排名可以發現一個考生是否進步,而研究成績就需要進行橫向聯系。其中的“過程分析線指標”將全區的考生以百分比的形式劃分出不同層次水平所應該達到的成績,與之前談到的單科排名有著異曲同工之效。例如,達到全區前5%的考生其總分與對應的科目應該達到相應的成績下限。如果某一單科成績低于相應分值,說明該科目未達到該水平要求,需要進行總結、提高。
看走向:拿到期末考試成績后,父母可結合孩子之前的考試成績繪制一幅成績走勢圖,雙向進行數據比較,直觀找出癥結所在。譬如考生的發揮情況是呈直線型還是波浪形,每一次考后調整復習方法在下一次考試中收效如何,對其他科目的影響大小等問題均能一目了然。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再將“一模”、“二模”的成績也添加進去,對于志愿填報將大有參考。在判斷力不足的情況下,客觀的數據將對選擇起到把關作用。
句句入耳,善于交流
家長會上,無論是校領導還是班主任,其發言的每一句話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所以考生父母一定要仔細研聽,有條件的可對重要的PPT進行拍照,也可全程錄音等。父母有必要了解學校現階段的復習進度以及下一學期的整體教學安排,做到心中有數,盡可能地掌握孩子在具體時間段的總體學習內容。
在與任課教師進行一對一交流時,大部分父母對該學科并無多少了解,沒有必要去追問關于知識點欠缺的實際問題,只要了解該生的課堂聽講情況、作業完成情況等一些比較常規的內容即可。利用此次機會,父母要盡可能與每一位老師進行溝通,從各方面了解孩子的學習與生活,這種事必躬親的態度及談話也會為今后的信息暢通搭建一個很好的平臺。在高三這個時期,考生往往更愿意向班主任傾訴自己的內心感受。與孩子交流遇到瓶頸時,父母可以從班主任處獲取更新的心理動向。
當然,交流的同時也不能忘記傾聽,在別的家長咨詢時,您也要多聽一聽不同的聲音,同齡的考生所呈現出的問題大都是普遍的,今日別人身上的困惑,或許就是潛藏在自己孩子身邊的隱患。
把握寒假,迎接春天
期末考試后的家長會,學校一般會告知父母寒假期間的具體安排,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會有一個合理的建議,父母盡量取得一份具體的計劃表,陪伴考生一同度過這個高中階段最后的假期。
假期怎樣安排才合理?普適的標準只是其一。通過家長會了解孩子的具體情況后,父母即可衍生出更有針對性的實施步驟,當然,“家、校、生”三者之間互為依存,而“家”只是從旁協助的紐帶。如果父母在其中成了主角,就要及時調整定位。父母要讓孩子的這個寒假平穩而充實地度過,為下學期做好鋪墊。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