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教案:《項脊軒志》 1
來源:網絡資源 2024-10-09 11:53:21
【教學目標】
1、認識散文《項脊軒志》“文無定格,貴在鮮活”的特點,體會這類文章的寫法,感受其生活氣息和情趣,提高鑒賞能力。
2、感受作者對物在人亡、三世變遷的感慨,表達懷念祖母、母親、妻子的深厚感情。
3、積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識。
【教學重、難點】
1、認識散文《項脊軒志》“文無定格,貴在鮮活”的特點。
2、體會這類文章的寫法,感受其生活氣息和情趣,提高鑒賞能力。
【教學方法】
朗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準備】
Powerpoint課件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預設
一、導語設計:(略)
二、解題
志:名詞,記;軒:本指前面高有帷幕的車子,因而把像軒車的屋子、走廊都叫軒,今天軒用來指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多用于書齋茶館;項脊:因江蘇太倉項脊涇得名,因為他遠祖歸道隆曾居住于此,把它用來作書齋名有紀念遠祖的意思。
三、知人論世:
歸有光:明代著名古文家,號震川,世稱震川先生。九歲能文,但科考坎坷,三十五歲才中舉;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六十歲終中進士。以儒生而為縣令,為政清廉,不為豪門大吏所容,仕途不利,轉徙五年而終。歸的文章“不事雕琢而自有風味”,時人有“明文第一”“今之歐陽修”的贊譽。
四、整體感知:
1、全班齊讀全文,注意字詞:
脊jǐ滲漉shēnlù葺qì垣yuán楯shǔn偃yǎn兀wù籟lài迨dài爨cuàn庖páo嫗yù
婢bì妣bǐ姊zǐ呱gǔ比bì闔hé
頃qǐng笏hù號háo扃牖jiōngyǒu幾jī
2、在預習的基礎上梳理文言字詞。(見課件)
五、具體研習文本:
(一)用文中的一句話概括作者的感情。“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亦多可悲”
---------承上啟下的過渡句,也表明了文章的感情基調,總領全文。(中心句)
(二)請思考:在作者眼中,“可喜”的是什么,“可悲”的又有哪些事呢?簡要概括。
第1節修繕前后的項脊軒--------多可喜
第2-5段,作者寫了幾件可悲的事?
A.諸父分家,家族衰敗B.悼亡母C.憶祖母D.憶亡妻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