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復習政治期末知識點大總結
2024-09-21 22:55:37網絡整理
1.意識
起源: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生理基礎: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本質: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無論正確的意識還是錯誤的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意識的形成離不開社會實踐。
2.意識的能動作用
人的意識的能動性特點和表現:
人的意識在反映客觀世界時具有目的計劃性;
人的意識在反映客觀世界時具有自覺選擇性;
人的意識在反映客觀世界時具有主動創造性;
人的意識在改造客觀世界時能動作用的體現:
人的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人的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即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錯誤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阻礙作用。人的意識對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即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萎靡的精神,則會使人悲觀、消沉,喪失斗志。
3.物質與意識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主觀符合客觀。
【原理內容】人的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錯誤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阻礙作用。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意識,克服錯誤的意識。
4.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①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
②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
③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
④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既要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又要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于現狀、無所作為的思想。
5.規律
規律是指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
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及其方法論意義
【原理內容】規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思維在其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規律。規律是客觀的,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必須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
6.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相統一辯證關系原理
人的主觀能動性是指人們認識、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在認識、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具有的精神狀態。
【原理內容】人們可以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于人類。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在客觀規律面前,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規律。
7.物質
辯證唯物主義物質概念認為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辯證唯物主義物質概念概括了宇宙間一切客觀存在著的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而不是指某一種物質的具體形態。
物質世界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物質世界的根本屬性是運動。
8.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世界的真正統一就在于它的物質性)
【原理內容】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發展及其構成要素,也具有客觀的物質性。人的意識是在勞動中伴隨著人和人類社會一起產生的。因此,物質世界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
9.物質與運動辯證關系原理
運動是指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的變化和過程。
【原理內容】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反對離開運動談物質的形而上學。反對離開物質談運動的唯心主義。
10.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一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反對只承認靜止而否認運動的不變論。反對只承認絕對運動而否認相對靜止的相對主義。
11.堅持一分為二的矛盾分析法,兩點論和重點論統一的認識方法
(1)要堅持一分為二的矛盾分析法,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2)堅持兩點論,就是在認識復雜事物時,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矛盾時,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3)堅持重點論,就是在認識復雜事物時,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矛盾時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4)辯證法的兩點論是有重點的兩點,不是均衡論;重點論是兩點中的重點,不是一點論。
12.什么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
13.為什么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事物內部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質的事物區分開來;(2)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只有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
14.辨證否定的含義及本質
(1)含義:辨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
(2)辨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克服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內容,保留舊事物中積極合理的因素。
15.實現新事物的產生和促進舊事物的滅亡的根本途徑根本途徑是辨證的否定。
16.辨證否定觀的要求
(1)必須樹立創新意識,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
(2)不僅尊重書本知識,尊重權威,還要立足實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的創新與發展。
17.辯證法按其本質說是什么為什么
辯證法按其本質來說,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創新的。
因為
(1)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必然滅亡的理解;
(2)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從不斷運動中,因而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
(3)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
18.辯證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維的要求是什么
(1)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們突破與實際不相符合的成規陳說,破除落后的思想觀念;
(2)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們注重研究新情況,善于提出新問題,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
19.唯物辯證法與行而上學的分歧是什么根本分歧是什么
(1)分歧:辯證法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問題;而行而上學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看問題。
(2)根本分歧: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