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生物復習方法 > 2025年高考高中生物重點知識點總結第二彈

          2025年高考高中生物重點知識點總結第二彈

          2024-08-24 21:14:38網絡整理


          高考

            ◆正確解答新陳代謝類型題的關鍵

            ①正確理解新陳代謝的類型。新陳代謝類型包括:自養需氧型、自養厭氧型、異養需氧型、異氧厭氧型四種基本類型

           、诶斡浀湫吞乩。大部分植物是自養需氧型,而菟絲子是異養需氧植物。細菌大多數為異養需氧型,少數是自養型,如硝化細菌、硫細菌屬于自養需氧型。又如綠色硫細菌、紫色硫細菌屬于自養厭氧型。大腸桿菌、乳酸菌、破傷風桿菌、肺結核桿菌等屬于異養厭氧型。

            ▲細菌的有氧呼吸在哪進行?細菌屬于原核生物,細胞中沒有線粒體。好氧型細菌的有氧呼吸和真核生物的有氧呼吸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細菌的有氧呼吸是在細胞膜上進行。

            ■與生物能源有關的幾個概念

            生物能源的根本來源-太陽能

            生物體的主要能源物質-糖類(葡萄糖)

            生物體內儲存能量的主要物質-脂肪、糖元等

            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ATP

            動物輔助能源物質-磷酸肌酸

            ★發酵一般是指微生物的無氧呼吸。

            ▲面團發久會變酸:面團中酵母菌大量繁殖,一部分進行有氧呼吸產生CO2和水,一部分酵母菌在無氧條件下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CO2。CO2氣體遇熱膨脹,面團就發起來了。當面團發久了,面團會變酸,這是由于酵母中常混有雜菌,如乳酸菌,有無氧條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為乳酸的原因。

            第三章: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33.有性生殖產生的后代具雙親的遺傳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變異性,因此對生物的生存和進化具重要意義。

            34.營養生殖能使后代保持親本的性狀。

            無性生殖:分裂生殖(單細胞生物如細菌、草履蟲、變形蟲等)、出芽生殖(水螅、酵母菌)

            營養生殖(植物,如嫁接、壓條、扦插)、孢子生殖(藻類、蕨類)

            注:一種生物只可以有多種不同的生殖方式。(如酵母菌有出芽和孢子生殖)

            35.減數分裂的結果是,產生的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精(卵)原細胞減少了一半。

            36.減數分裂過程中聯會的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開,說明染色體具一定的獨立性;同源的兩條染色體移向哪極是隨機的,不同源的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間可進行自由組合。

            理解同源染色體的概念:一是“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二是“形狀大小一般相同(除X與Y和Z與W外)”;三是“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彼此聯會配對的兩條染色體。

            一個四分體=一對同源染色體=四個染色單體=四個DNA分子(=表示相當于)

            37.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減半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中。

            38.一個卵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只形成一個卵細胞(一種基因型)。一個精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四個精子(兩種基因型)。

            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綜合是考查的重點。應通過識圖(細胞圖和曲線圖)比較與列表比較,搞清兩者染色體和DNA含量的變化,以及各自的特點(特別是減數分裂的特點)

            39.對于有性生殖的生物來說,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對于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的恒定,對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是十分重要的。

            40.對于有性生殖的生物來說,個體發育的起點是受精卵。

            41.很多雙子葉植物成熟種子中無胚乳(如豆科植物、花生、油菜、薺菜等),是因為在胚和胚乳發育的過程中胚乳被子葉吸收了,營養貯藏在子葉里,供以后種子萌發時所需。單子葉植物有胚乳(如水稻、小麥、玉米等)

            42.植物花芽的形成標志著生殖生長的開始。

            43.高等動物的個體發育包括胚的發育和胚后發育。胚的發育是指受精卵發育成為幼體,胚后發育是指幼體從卵膜內孵化出來或從母體內生出來并發育成為性成熟的個體。

            44.胚的發育包括: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腸胚→三個胚層分化→組織、器官、系統的形成→動物幼體

            第四章:生命活動的調節

            45.向光性實驗發現: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彎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的一側生長素分布的少,生長的慢;背光的一側生長素分布的多,生長的快。

            46.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往往具有兩重性。這與生長素的濃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種類等有關。一般說,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

            47.在沒有受粉的番茄(黃瓜、辣椒等)雌蕊柱頭上涂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可獲得無籽果實。

            48.垂體除了分泌生長激素促進動物體的生長外,還能分泌一類促激素調節其他內分泌腺的分泌活動。

            49.相關激素間具有協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50.(多細胞)動物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基本結構是反射弧(即: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51.在中樞神經系統中,調節人和高等動物生理活動的高級中樞是大腦皮層。

            52.動物行為中,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是相互協調作用的,但神經調節仍處于主導地位。

            53.高等動物生命活動是在神經系統-體液共同調節下完成的。

            第五章:遺傳和變異

            54.生物的遺傳特性,使生物物種保持相對穩定。生物的變異特性,使生物物種能夠產生新的性狀,以致形成新的物種,向前進化發展。

            55.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在前后代之間保持一定的連續性的是DNA,而不是蛋白質,從而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56.因為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57.在真核細胞中,DNA是主要遺傳物質,而DNA又主要分布在染色體上,所以,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

            58.在DNA分子中,堿基對的排列順序千變萬化,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而對某種特定的DNA分子來說,它的堿基對排列順序卻是特定的,又構成了每一個DNA分子的特異性。這從分子水平說明了生物體具有多樣性和特異性的原因。

            59.遺傳信息的傳遞是通過DNA分子的復制來完成的,從親代DNA傳到子代DNA,從親代個體傳到子代個體。

            60.DNA分子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通過堿基互補配對,保證了復制能夠準確地進行。

            61.子代與親代在性狀上相似,是由于子代獲得了親代復制的一份DNA的緣故。

            62.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染色體是基因的主要載體(葉綠體和線粒體中的DNA上也有基因存在)。

            63.遺傳信息是指基因上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

            64.遺傳密碼是指信使RNA上的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

            65.密碼子是指信使RNA上的決定一個氨基酸的三個相鄰的堿基。信使RNA上四種堿基的組合方式有64種,其中,決定氨基酸的有61種,3種是終止密碼子。

            66.反密碼子是指轉運RNA上能夠和它所攜帶的氨基酸的密碼子配對的三個堿基,由于決定氨基酸的密碼子有61種,所以,反密碼子也有61種。

            67.基因的表達是通過DNA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實現的,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過程。

            68.由于不同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堿基順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遺傳信息(即: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就代表遺傳信息)。

            69.生物的遺傳是細胞核和細胞質共同作用的結果。

            70.一般情況下,一條染色體上有一個DNA分子,在一個DNA分子上有許多基因。

            71.生物個體基因型和表現型的關系是:基因型是性狀表現的內在因素,而表現型則是基因型的表現形式。在個體發育過程中,生物個體的表現型不僅要受到內在基因的控制,也要受到環境條件的影響,表現型是基因型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72.在雜種體內,等位基因雖然共同存在于一個細胞中,但是它們分別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離,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進行減數分裂的時候,等位基因隨著配子遺傳給后代,這就是基因的分離規律。

            73.由顯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的發病率是很高的,一般表現為代代遺傳。

            74.在近親結婚的情況下,他們有可能從共同的祖先那里繼承相同的隱性致病基因,而使其后代出現病癥的機會大大增加,因此,近親結婚應該禁止。

            75.具有兩對(或更多對)相對性狀的親本進行雜交,在F1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基因則表現為自由組合。這一規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也叫獨立分配規律。

            76.據統計,我國的男性色盲發病率為7%,而女性發病率僅為0.49%。

            77.一般地說,色盲這種遺傳病是由男性通過他的女兒遺傳給他的外甥的(交叉遺傳)。

            78.我國的婚姻法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

            79.基因突變是生物變異的主要來源,也是生物進化的重要因素,它可以產生新性狀。

            80.基因突變是在一定的外界環境條件或生物內部因素作用下,由于基因中脫氧核苷酸的種類、數量和排列順序的改變而產生的。也就是說,基因突變是基因的分子結構發生了改變的結果。

            81.自然界中的多倍體植物,主要是受外界條件劇烈變化的影響而形成的。人工形成的多倍體植物是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使有絲分裂前期不能形成紡錘體。

            82.利用單倍體植株培育新品種,可以明顯地縮短育種年限。

            83.所謂的利用單倍體進行秋水仙素處理可以得到純合體,這里要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這個單倍體必須是針對二倍體而言,即是由二倍體的配子培育而成的單倍體。

            第六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進化

            84.生命的起源經歷了四個化學進化階段:從無機小分子物質生成有機小分子物質、從有機小分子物質形成有機高分子物質、從有機高分子物質組成多分子體系、從多分子體系演變為原始生命。

            85.進化論者認為,現在地球上的各種生物不是神創造的,而是由共同祖先經過漫長的時間演變而來的,因此各種生物之間有著或遠或近的親緣關系。

            86.自然選擇學說包括: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和變異、適者生存。

            87.凡是生存下來的生物都是對環境能適應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對環境不適應的。這就是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稱為自然選擇。

            88.適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89.突變(包括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和基因重組是產生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90.按照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可以知道生物的變異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選擇則是定向的(定在與生存環境相適應的方向上)。當生物產生了變異以后,由自然選擇來決定其生存或淘汰。

            91.遺傳和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內在因素,生存斗爭推動著生物的進化,它是生物進化的動力。定向的自然選擇決定著生物進化的方向。

            92.種內斗爭,對于失敗的個體來說是有害的,甚至會造成死亡,但是,對于整個種群的生存是有利的。

            第七章:生物與環境

            93.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無機環境。

            94.生物與生存環境的關系是:適應環境,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同時也在改變環境。

            95.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適應,并不是絕對的,完全的適應。

            96.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對性。生物適應環境的同時,也能夠影響環境。

            97.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作用的,它們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

            98.種群是指在一定空間和時間內的同種生物個體的總和。種群的特征包括:種群密度、年齡組成、性別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

            99.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相互之間具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各種生物種群的總和。

            100.所有的生態系統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既有大量的生物,還有賴以生存的無機環境,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101.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的總量便是流經這個生態系統的總能量。

            102.食物鏈和食物網是通過食物關系而構成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的流動渠道。

            103.在食物鏈和食物網中,越是位于能量金字塔頂端的生物,得到的能量越少,而通過生物富集作用,體內的有害成分卻越多。

            104.人們研究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主要目的,就是設法調整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105.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之間互為因果、相輔相成,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系。

            106.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包括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二者的關系是相反的,即抵抗力穩定性大,則恢復力穩定性就小,反之亦是。

            107.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農業的生產模式由傳統的"原料-產品-廢料"改變為現代的"原料-產品-原料-產品"。

            108.我們應當采取措施,保持生態系統的生態平衡,這樣才能從生態系統中獲得穩定的產量,才能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109.保持生態平衡,并不是維持生態系統的原始穩定狀態。人類還可以在遵循生態平衡規律的前提下,建立新的生態平衡,使生態系統朝著更有益于人類的方向發展。

            110.我們強調自然保護,并不意味著禁止開發和利用。而是反對無計劃地開發和利用。

            111.只有遵循生態系統的客觀規律,從長遠觀點和整體觀點出發來綜合考慮問題,才能有效地保護自然,才能使自然環境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生物選修結論性語句

            1.隨著21世紀的來臨,人類社會將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在知識經濟時代,智力資源(或稱知識資源)將成為最重要的資源,包括生物科技在內的高技術產業將成為第一支柱產業。

            2.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及營養和免疫,對于維持人體的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3.人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是在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共同作用下,主要通過腎臟來完成的。

            4.水和無機鹽的平衡,對于維持人體的穩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體各種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

            5.人體調節體溫的能力是有限的。人如果在寒冷環境中停留過久,機體產生的熱量不足以補償散失的熱量,就會引起體溫過低,使機體生命活動發生障礙。

            人如果在高溫環境中停留過久,會因體內產生的熱量散不出去,導致體溫過高。無論上述哪一種情況,都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保持體溫的恒定。

            6.在特異性免疫反應中,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之間,既各自有其獨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發揮免疫效應。

            7.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需要多種必需的礦質元素。只有保證植物必需礦質元素的供應,才能使光合作用順利地進行下去。需要指出的是,必需礦質元素的供應如果過量,也會給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帶來危害。

            8.大氣中的氮,必須通過以生物固氮為主的固氮作用,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生物固氮在自然界氮循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9.在真核生物中,每一個能夠編碼蛋白質的基因都含有若干個外顯子和內含子。

            10.細胞的生物膜系統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首先,細胞膜不僅使細胞具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內環境,同時在細胞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運輸、能量交換和信息傳遞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第二,細胞的許多重要的化學反應都在細胞膜上進行。

            細胞內的廣闊的膜面積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著位點,為各種化學反應的順利進行創造了有利條件。第三,細胞內的生物膜把細胞分隔成一個個的區室。如各種細胞器,這樣就使得細胞內能夠同時進行多種化學反應,而不會相互干擾,保證了細胞得生命活動高效、有序地進行。

            11.植物細胞只有脫離了植物體,在一定的外部因素作用下,經過細胞分裂形成愈傷組織,才表現出全能性,由愈傷組織細胞發育、分化出新的植物體。

            12.植物體體細胞雜交克服遠源雜交不親和的障礙,可以培育作物新品種。

            13.動物細胞工程常用的技術手段有動物細胞培養、動物細胞融合、單克隆抗體、胚胎移植、核移植等,其中,動物細胞培養技術是其他動物細胞工程技術的基礎。

            14.隨著細胞融合技術的不斷改進,現在這項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細胞學、遺傳學、免疫學、病毒學等多種學科的研究工作中。

            15.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極為密切。雖然有些微生物能使人和動植物患病,但多數微生物對人類是有益的。目前,微生物已經在許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形成了大規模的發酵工程,為人類創造出了巨大的財富。

            16.一種病毒只含有一種核酸:DNA和RNA。核酸中貯存著病毒的全部遺傳信息,控制著病毒的一切性狀,如病毒的形態結構、致病性等。

            17.微生物與其他生物相比,代謝異常旺盛,這是由于微生物的表面積與體積的比很大,約是同等重量的成年人的30萬倍,是它們能夠迅速地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

            18.認識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長曲線,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對于對數期的細菌,生長繁殖速率快,代謝旺盛,因此,生產上常用這個時期的細菌作為菌種,與縮短生產周期。進入穩定期后,抗生素等代謝產物逐漸增多,這時如果適當補充營養物質,就有利于延長穩定期,提高代謝產物的產量。

            19.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的研究成果,目前大多需要通過發酵工程和酶工程來實現產業化。人們通常將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看做生物工程的上游處理技術,將發酵工程和酶工程看做生物工程的下游處理技術。

            20.在對待地球的問題上,人類不能只知索取,不知保護;更不能只圖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只有運用生態學的基本原理,正確地處理人與資源和環境的關系,走可持性發展之路,才是人類唯一正確的選擇。

            21.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與環境共同進化的產物,是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同一整體。

            22.生物圈雖然具有自我維持穩態的能力,但是,這種能力是有限度的。人類活動在許多方面對生物圈造成的影響已經超過這種限度,對生物圈的穩態構成嚴重威脅。

            23.生物圈的穩態是人類社會和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為了維持生物圈的穩態,人類應當改變自己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在能源方面。一方面要節約能源,實現能源的清潔生產;另一方面,要努力開發新的能源。在物質生產方面,應當努力建立無廢料生產體系,也就是將傳統的“原料——產品——廢料”的生產模式,改變為“原料——產品——原料——產品”的生產模式,實現物質的循環利用。

            24.生物圈為人類提供了生存和發展的環境。生物圈中的各種生態系統都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人們在開發和利用生物圈中各種資源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不能忽視各種生態系統自身的特點和生態規律,不能忽視熱量活動對于各種生態系統造成的威脅效應和影響,更不能將充滿生命的生物圈簡單地看做人類的資源庫和蓄污池。

           

            相關推薦:

            高考生物復習方法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標簽:2025年 高考生物 生物復習方法]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考關鍵詞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东京热|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字幕在线视频|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97无码人妻福利免费公开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在线视频3|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网站|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无码av高潮喷水无码专区线 |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中文高清版 |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欧美日韩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无码人体一区二区| 无码乱码观看精品久久| 亚洲日韩v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免费| A狠狠久久蜜臀婷色中文网 | 香蕉伊蕉伊中文视频在线 |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影音先锋|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YW尤物AV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日本爆乳j罩杯无码视频|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高清免费中文在线看| 综合国产在线观看无码|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亚洲中久无码不卡永久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成人出白浆无码国产| 亚洲色无码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