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我國各地主要的生態問題歸納
來源:網絡轉載 2024-04-29 22:07:55
我國各地主要的生態問題
東北地區
生態問題:①黑土侵蝕;②濕地萎縮;③森林破壞
產生原因:①黑土長期開墾,土壤侵蝕,土地肥力下降;②沼澤開墾導致濕地萎縮;③林木超采,毀林開荒,居民燒柴等導致森林資源減少
整治措施:①植樹造林,土壤培肥;②停止對沼澤地的開墾;③合理采伐,營造人工林,木材綜合利用,建立自然保護區
黃土高原
生態問題:水土流失
產生原因:土質疏松、垂直節理發育;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開礦等活動;破壞植被
整治措施:①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農業技術措施相結合,綜合治理小流域;②調整農業結構,退耕還林、還草,合理存放表土
南方丘陵地區
生態問題:水土流失
產生原因:降水多,流水侵蝕強;能源短缺,農村薪柴匱乏,亂砍濫伐,破壞植被、陡坡開墾
整治措施:①發展立體農業;②發展沼氣、節能爐灶、小水電,營造薪炭林,解決生活用能問題
云貴高原
生態問題:水土流失,導致“石漠化”
產生原因:降水多,流水侵蝕強;山地地形,坡度大、土層薄;人類破壞植被、陡坡開墾
整治措施:保護地表植被,禁止陡坡開墾
黃淮海平原
生態問題:土地鹽堿化
產生原因:春季干旱且蒸發旺盛;地勢低洼處地下水位距地表近;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如大水漫灌)導致地下水位上升
整治措施:調節、控制水鹽運動;井排井灌,合理灌溉;
西北地區
生態問題:土地荒漠化
產生原因:①干旱多大風的氣候;②豐富的沙源;③過度樵采、過度放牧、過度農墾;④水資源利用不當等不合理的人類活動
整治措施:①提高人口素質,合理利用水資源;②合理調整農業結構,解決農牧區的能源問題;③構筑防護林體系;④發展節水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