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階段特征匯總-世界史—中古東歐、亞非美洲的階段性特征(2)
2024-04-27 16:28:12網絡轉載
3.文化:(1)東歐-東正教文化圈:東正教是拜占庭帝國的國教;拜占庭帝國繼承了古代希臘、羅馬文化,融合了基督教文化和來自西亞、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查士丁尼在位編撰的《民法大全》為傳承羅馬法作出了貢獻,對歐洲的法學思想和法制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是拜占庭文化的標志性成就;拜占庭帝國保存了大陸希臘古典書籍,其建筑和雕塑藝術也繼承了古希臘羅馬的遺產并有所發展(索菲亞大教堂以羅馬式穹頂);俄羅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響。
(2)西亞-伊斯蘭文化圈:7世紀初,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古蘭經》);阿拉伯人繼承了被征服地區的文化。他們廣泛翻譯古代波斯、印度、希臘和羅馬的古典著作,融合東西方文化,在文學、藝術、科學和思想等領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中國的造紙術、印度的數字先后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促進了西歐文化的發展。
(3)南亞-印度文明區:5世紀時,印度的語言、文字、藝術、思想、宗教以及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已經在東南亞產生深遠影響,佛教文化更是滲入東南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笈多帝國時期,由婆羅門教演變而來的印度教得到統治階級支持,逐漸發展為印度的主要宗教。德里蘇丹國家時期,以伊斯蘭教為國教。
(4)東亞-中華文化圈:日本在吸收中華文化的基礎上(先是直接使用漢字,后來根據日本語言的發音,借用漢字的楷體筆畫和草書,分別創制了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來自中國的制度、儒學、佛教等深刻影響了日本文化的發展)日本本土文化得到發展;12世紀以后,日本神道融合了佛教等外來文化,逐漸形成武士道。佛教、道教和儒學從中國傳入朝鮮,朝鮮的典章制度、文字、學術文化和風俗習慣都受到中國的影響。在學習中漢字的基礎上,朝鮮人創造了本民族文字。朝鮮半島的古代文化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南北朝時期的中國宮廷中就已經有了朝鮮半島的樂舞。
(5)美洲-印第安文明:宗教上的多神崇拜、瑪雅人創造了獨特的文字,發明了“瑪雅歷”,知道“0”的概念,創造出20進制;印加人建造了驛道和太陽廟,會使用麻醉劑進行人體解剖,還制定太陽歷和太陰歷;阿茲特克人鍛造銅器,使用圖畫文字記錄,制作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銀首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