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作文+審題立意+優秀范文
2024-04-16 21:39:14網絡轉載
【模擬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本試卷語言文字運用第二題提到河下古鎮街道上的石頭。這些石頭先是“壓艙石”,能使船在遇到大風大浪時避免大幅度搖晃和翻船,后來這些石頭被鋪在街道上,使得路面平坦一些。這可謂物盡其用。再后來,經歷歲月風霜、行人車馬的磨礪,石頭被磨去棱角,最后變得光滑、圓潤。這樣一來,古街道的路面就更加平坦了。
對于這些石頭的“經歷”,你有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審題指導】
作文材料介紹了河下古鎮街道上的石頭的“經歷”。其經歷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這些石頭是“壓艙石”,作用重大。能夠成為“壓艙石”,說明這些石頭有一定的重量,這啟發我們要想成為有用之人,需要培養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有積淀。第二個階段,這些石頭由重要的“壓艙石”變為鋪在街道上的石頭,也能發揮作用,讓路面平坦一些。這啟發我們要“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第三個階段,在經歷一番磨礪后,石頭最后變得光滑、圓潤,這樣路面會更平坦,這啟發我們成長需要經歷一定的磨礪,人因經歷的豐富而變得圓潤,因此發我們要持續努力,積累經驗和知識,不斷追求進步。
綜合來看,石頭雖然位置、外形、角色有變化,但是本質并沒有改變——不管被置于什么樣的環境,都能適應新環境,發揮自己的作用。這啟發我們:不管經歷了什么,追求實現自身價值的“本心”或者“初心”不可改變。
寫作時,要扣住這些石頭的“經歷”展開思考。可以抓住石頭的三段經歷中的一段來寫,比如根據第一段經歷寫要增強自身本領、增加自身分量;根據第二段經歷寫要物盡其用、人盡其才;根據第三段經歷寫要接受歲月的洗禮,和光同塵,持續進步。最好還是能把三個階段的經歷結合起來,辯證論證: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個人所處的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雖有不同,但都要盡力發揮自己的作用,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行文過程中,可以采取層進式結構展開分析:首先要充實自我,讓自己富有才華和本領;然后還要在各種境遇之中,都能因時因地地發揮自己的作用;在歷經生活的考驗后,還能順時應物,收獲圓滿的人生,同時有益于世。
【參考立意】
1.厚重的人生離不開積淀。
2.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3.人的成長離不開一定的磨礪。
4.雖歷經磨難,仍要保持本心。
5.持續努力,不斷追求進步和完善。
【優秀范文】
生旦凈末皆可演,傾情演繹自精彩
讓我做壓艙石,我能千鈞壓艙抗風浪;讓我做鋪街石,我能臥身街面助人行;讓我經受磨礪,我能厚德載物斂鋒芒。生而為石,在每一個階段,每一個位置,都能挖掘、貢獻自己的作用,或憑沉重、或憑堅硬、或憑潤滑。
河下古鎮那一街的古石頭,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有追求的人,應不棄初心,在每一個角色中演繹不同的精彩。
人生漫長,世事變化,我們在一生之中,往往會面對不同的境遇,走向不同的位置,尤其是在當今這一個急劇變化的時代,一個人很難處一職而不變,執一業而終老。然而,位置有高低之分,職業有優劣之別,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該如何自處?
有人順風順水時能意氣風發、全力以赴,逆風而行時則垂頭喪氣、一蹶不振,這樣的人,經不住人生中的風浪。像賈誼居廟堂之高,能搖筆上書驚天地,才氣沖斗牛;然而一旦處江湖之遠,則終日掩泣吊孤影,一蹶再不振。一代才子賈生,竟然在自怨自艾中,郁郁而終,為人所惋惜,也為人所鄙薄:才有余而識不足。識不足,格局小,讓他只能把視野局限于一隅,把自身價值捆系于一位,結果導致了自己的人生悲劇。居高位就沾沾自喜,處低位則自怨自艾,說明既沒能建立真正的自我,又沒有打開人生的格局,注定一生難成氣候。
真正擁有強大自我的人,既相信自己的實力,又不被外物牽絆,有才,也有識。處在顯要之位置,才華四溢,不讓人失望;處在普通位置,亦能盡自己之所能,安位成事。蘇轍就是這樣的人,受賞識被重用,則能成輔國之器;外放為官,淪為下僚,也能造福一方。沈從文也是這樣的人,處在文壇的中心,就繡口錦心付諸筆端,閃耀于文壇;隱身于城樓做一名講解員,則潛心研究成為一名文物專家。為什么能做到這一點?因為他們有強大的自我意識,不管處于什么境地,都不忘實現自我價值的初心。他們的自我就像一汪清澈的水,因地形而成方圓狹闊,但都不改其清。
所以,面對這個充滿變化的時代,我們應該像蘇轍、沈從文那樣,在人生的舞臺上,演技在身,熱情在心,給我主要角色,我就站在舞臺的中央,展亮喉,舒長袖,不負所望;給我次要角色,我就跑好龍套,搖旗吶喊,應和助威,不懈怠頹喪;讓我做觀眾,我就在臺下慢慢欣賞,該鼓掌時鼓掌,不喝倒彩。
一顆丹心,多方準備,只要社會需要,生旦凈末皆可演,要演就演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