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學調整為“國控專業”釋放什么信號
2024-04-11 21:37:05網絡轉載
教育部日前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并發布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在這次專業目錄調整中,有人注意到,教育部將護理學、助產學調整為國家控制布點專業(以下簡稱“國控專業”)。
消息一出,備受關注。有人說護理學“更吃香”了,有人則擔心:護理學還能報考嗎?是不是已經人才過剩了?
多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護理學納入國控專業,并不意味著護理行業“不缺護士”。恰恰相反,隨著老齡化加劇,以及人們對老年護理、康復護理等多元化專業護理需求的增加,臨床一線護士缺口不小,此番調整是國家層面對護理人才培養方向的深刻思考,對下一步如何推動護理行業高質量發展,亦釋放出明確信號。
避免盲目擴招,辦學門檻有望再提高
何謂“國控專業”?教育部高教司相關負責人解釋,一般來說,有兩類專業會被列入國控專業:一類是目前開設此專業的高校很多,市場的需求量已經飽滿;另一類就是涉及國家安全或生命健康等特殊行業的專業。
那么,將護理學調整為國控專業,到底意味著什么?
上海交通大學護理學院副院長方瓊告訴記者,在與兄弟院校的交流中,比較集中的看法是,這一調整將從“入口端”保證護理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并與此前已開展的教育部護理學專業認證一脈相承,即對已開設護理專業的學校進行認證,進一步規范培養過程。“我們在關心關愛護士成長的同時,要把加強護士隊伍建設作為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重要工作來抓,這有助于保證教學質量,確保畢業生的就業質量,更是對人民健康的重視與負責。”
多年來,國內頂尖醫學院的護理學招生規模有限。以上海交通大學護理學院為例,護理學本科每年僅招生50人,畢業時這些學生往往被“一搶而空”。但從全國情況看,護理學招生近年有“遍地開花”之勢。分析認為,護理學、助產學此次之所以被調整為國控專業,其中一個因素就是開設這兩個專業的高校數量眾多,市場需求相對飽滿,需要通過國家層面的調控來優化資源配置,避免盲目擴招。
上海健康醫學院護理與健康管理學院院長朱愛勇表示,將護理學、助產學納入國控專業,均釋放出一個積極信號:通過提高專業辦學門檻,進一步控制專業辦學規模、規范辦學質量,避免簡單跟風和資源浪費,引導高校做強優勢特色專業。
上海健康醫學院護理與健康管理學院護理學專業的歷年就業率接近100%。護理專業的高就業率背后,也折射著一個現實問題:技能人才缺口較大。“以往,部分缺乏醫學相關經驗和資質、也沒附屬見實習基地的院校,也在開設護理學、助產學等專業?焖偕踔翢o序擴張,勢必導致師資良莠不齊,影響人才培養質量。”朱愛勇說,從這個角度看,將護理學納入國控專業很有必要。
護理隊伍日益壯大,“質的提升”正逢其時
在更多業內人士看來,教育部此番調整不僅必要,且正逢其時。
“就護理人員這個群體來看,過去多年,我們比較重視‘量’的提升,國家大力投入、培養足夠數量的護士,從而達到一定的醫護比、護患比等。”方瓊介紹,截至2022年底,全國注冊護士總量超過520萬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約3.7人,全國醫護比為1∶1.18,護士隊伍的學歷素質和專業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在護理隊伍日益壯大的同時,護理人員培養質量的提升,也被提上日益重要的位置。
“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社會對護理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依然很大。一方面,對老齡化社會背景下龐大的老年群體、康復群體的基礎護理需求越來越多,需要一批能擔負起這些基礎工作的護理能手。另一方面,護理學科本身的發展還需要一批人去引領創新發展,需要一批護理?迫瞬拧渭馊瞬拧”中華護理學會副理事長、上海市護理學會理事長吳蓓雯表示,此次調整體現了國家層面對護理人才培養方向、對護理專業高質量發展內涵的深刻思考,通過加強國控專業的管理,更好地發揮高等教育的社會服務功能,更好地服務人民健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人才缺口依然在,醫學教育任重道遠
從全球范圍看,各國都依然緊缺護士,中國亦然。還有業內專家告訴記者,所謂的“緊缺”,不僅僅體現在對基礎護理人員需求大,還包括?谱o理,比如老年護理、急危重癥護理、血液透析護理、腫瘤護理等。當前,三甲醫院日益發展專科護士,就是對接這一需求和趨勢。可以預見,隨著老齡化進程推進,不僅三甲醫院需要高質量護理人員,社區、養老機構等同樣需要。
近年來,為適應社會老齡化的護理需求,上海市護理學會已相繼推出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等新?婆嘤栱椖。而早從2004年開始,上海市護理學會面向全市已開展15個類別的專業適任培訓班,其中包括重癥監護、血液凈化、腫瘤護理、造口傷口失禁、中醫護理等。
與此同時,如何吸引護士前往基層醫療機構,前往養老機構、護理院等,這又涉及是否要分級分層培養和使用護士、如何提升護士職業價值感、認同感等現實問題。
“醫護要面對的不僅僅是眼前的患者,更是其背后的家庭。”朱愛勇說,臨床醫學專業早已是國控專業的重要組成,如今,護理學也被納入國控專業,可謂眾望所歸。這也將鼓勵醫學教育從業者進一步重視護理學的辦學質量,包括教學能力、課程設置、專業論證等,從而將這支護理人才隊伍培養得更好,滿足現代醫療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