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藝術設計專業初試考題
2024-03-30 23:57:22中央美術學院
專業名稱:城市藝術設計
科目:手繪表達
考試形式:線上考試(初試)
考試時間:2月16日13:00-15:30
工具要求:繪畫工具材料
題目:失重的水
北京時間2021年12月9日,天宮課堂開講。航天員王亞平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上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課。王亞平做了“太空中的水膜試驗”和“水球演示”等幾個與失重狀態下的水相關的實驗……
由此我們知道,失重狀態下的水有如下的特征:
1.水在失重狀態下,如果不受外力,最終會呈現球形。失重中的水分子完全平均分配充斥在水球內,內部各個水分子的受力一樣,聚成一團,不會成分子狀態散開;加上水的表面張力,在表面張力作用下收縮成一團。
2.當受到外力作用時,如對它吹氣或用拍子擊打,其形狀即發生改變;但由于失重讓液體的表面張力特性突顯,水會呈現一種“粘稠的透明物體”的性狀。
3.由于沒有重力,水球內部壓強處處相等,所以液體中的浮力基本消失。
4.由重力引起的流體自然對流現象基本消失,水不再“向低處流動”。
要求:
1.以“失重的水”作為畫面主體進行表達,可以加入若干件其他物品或必要的場景。
2.畫面必須為單色效果,工具不限。
3.畫面中不得出現文字。
【考題解析】
從宇航員王亞平在天宮號上給青少年同學們所做的關于失重狀態下的水的試驗中,我們可以看到,失重中的水所表現出的性狀迥然不同于我們日常看到的水的性狀:水,這樣一種我們每天接觸的物質,轉變為一種介于液體與固體之間的“粘稠的透明物體”,而且不再受到“容器壁”的約束。這告訴我們一個基本原理:萬物的存在都是有條件的存在,萬物的“本質”都是條件存在或環境存在。
設計中創新思維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要能夠以新的方式重新認識身邊的事物,能夠認知到萬事萬物發展的規律和現象之間內在的關聯性。此次考題希望考生在科學理論基礎上,以藝術的方式對“失重的水”進行具有想象力的描繪。“失重的水”本身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以及與其他物品、場景進行組合的可能性;同時,在形態想象、質感刻畫、光影處理等方面也均具有進行個性化藝術表現的可能。總之,“失重的水”既有客觀性的約束,又留給考生想象的空間。以繪畫的方式呈現“潛在的設計思維力”、“獨特的美學素養”和“基礎造型能力”是手繪表達科目要考核考生專業能力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