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知識點 > 高考語文知識點 > 高中語文40個文言文常考實詞+文言文各種句式詳解

          高中語文40個文言文常考實詞+文言文各種句式詳解

          來源:網絡轉載 2024-01-16 18:30:39

            1.愛ài

            “愛”繁體字寫作“愛”,形聲字,據《說文解字》和小篆字形,從攵部,(ài)聲。本來是行走的意思,后來假借來表示仁愛、給人以恩惠的意思。

            ①喜愛。晉陶淵明獨愛菊。(《愛蓮說》)

            熱愛。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

            ②愛護。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師說》)

            ③愛惜。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六國論》)

            吝惜,舍不得。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過秦論》)

            ④吝嗇。百姓皆以王為愛也。(《梁惠王上》)

            2.安ān

            “安”是會意字,小篆上邊是“宀”字,表示屋子,下邊是“女”字。合起來指女子在家安心生活,不必外出擔風險。表示安定。

            ①撫慰,安撫。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東南飛》)

            ②安置,安放。安營扎寨(成語)

            ③使……安定。既來之,則安之。(《季氏將伐顓臾》)

            ④安適,安身。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歸去來兮辭》)

            ⑤安穩。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安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季氏將伐顓臾》)

            ⑥哪里,怎么。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留別》)

            ⑦哪里,哪兒。沛公安在?(《鴻門宴》)

            3.被

            “被”是形聲字,小篆從衣部,皮聲。表示被子。

            bèi

            ①被子。一日晝寢帳中,落被于地。(《楊修之死》)

            覆蓋。成歸,聞妻言,如被冰雪。(《促織》)

            ②受。秦王復擊軻,被八創。(《荊軻刺秦王》)

            ③表被動。妝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pī

            ①通“披”,穿。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陳涉世家》)

            ②披散,散開。屈原至于江濱,被發行吟澤畔。(《屈原列傳》)

            4.倍bèi

            “倍”是形聲字,小篆從人部(即亻),咅聲(古音相近)。表示背向、背著。后引申為數量重疊(一倍)。

            ①原數基礎上增加的相等數。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過秦論》)

            ②更加。每逢佳節倍思親。(《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③通“背”,違背,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鴻門宴》)

            5.本běn

            “本”是指事字,金文在“木”(義為棵樹)字下加一點,表示樹木的根部。表示植物的根部。

            ①草木的根。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種樹郭橐駝傳》)

            ②草木的干、莖。搖其本以觀其疏密。(《種樹郭橐駝傳》)

            ③根本,主要的、基礎的東西。君子務本。(《學而》)

            ④原來的。此之謂失其本心。(《魚我所欲也》)

            本來。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孔雀東南飛》)

            ⑤推究,考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伶官傳序》)

            6.鄙bǐ

            “鄙”是形聲字,小篆從邑[即阝(在右邊)]部,啚(bǐ)聲。表示邊境,邊遠偏僻的地方。

            ①邊遠的地方。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荊軻刺秦王》)

            ②以……為邊界(邊邑)。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燭之武退秦師》)

            ③輕視,看不起。孔子鄙其小器。(《訓儉示康》)

            ④輕賤。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東南飛》)

            ⑤庸俗,淺陋。敢竭鄙懷,恭疏短引。(《滕王閣序》)

            7.兵bīnɡ

            “兵”是會意字。甲骨文上邊是“斤”字,像古代一種斧形的武器;下邊是“廾”字,像左右雙手。合起來像雙手拿著兵器。表示兵器。

            ①兵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過秦論》)

            ②士兵,軍隊。沛公兵十萬,在霸上。(《鴻門宴》)

            ③軍事,戰爭。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8.病bìnɡ

            “病”是形聲字,小篆從疒部,丙聲。表示疾病。

            ①重病。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陳情表》)

            ②弊病,缺點。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訓儉示康》)

            ③生病。汝病吾不知時,汝歿吾不知日。(《祭十二郎文》)

            ④使……成病態。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病梅館記》)

            ⑤擔心,憂慮。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衛靈公》)

            ⑥責備,羞辱。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訓儉示康》)

            ⑦窮困。輟飧饔以勞吏者……故病且怠。(《種樹郭橐駝傳》)

            ⑧疲勞。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揠苗助長》)

            9.察chá

            “察”是形聲字,小篆從“宀”部(表示覆蓋),祭聲(古音相近)。表示仔細觀察。

            ①細看,觀察。徐而察之。(《石鐘山記》)

            看清楚。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梁惠王上》)

            ②詳審,細究。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考察,審查。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國也》)

            ③考察和推舉。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陳情表》)

            ④精明。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答客難》)

            10.朝

            “朝”是會意字,金文左邊像日在草中,右邊像水流,合起來指潮水按時漲落。“潮”的本字。后引申為表示早晨。

            cháo

            ①諸侯在春天拜見天子,或臣屬在早晨拜見國君。相如每朝時,常稱病。(《廉頗藺相如列傳》)

            接受朝見,使……朝見。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過秦論》)

            ②朝廷。于是入朝見威王。(《鄒忌諷齊王納諫》)

            ③朝代,指整個王朝,也指某皇帝的一代。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蜀相》)

            ④對,向。坐北朝南。

            zhāo

            早晨。朝避猛虎,夕避長蛇。(《蜀道難》)

            11.曾

            “曾”是象形字,金文下邊象古代一種蒸飯的器皿,上邊象蒸汽冒出,指古代一種做飯用的器具,即“甑”的本字。后借用來表示曾經。

            cénɡ

            ①曾經。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琵琶行》)

            ②竟,竟然。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zēnɡ

            ①指與自己隔著兩代的長輩或晚輩親屬。是高、曾時為一戶者,至曾、元時不分至十戶不止。(《治平篇》)

            ②通“增”,增加。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12.乘

            “乘”是會意字,甲骨文上邊是“大”字,象人,下邊是“木”字,象樹木。合起來指人攀上樹木。表示登、升。

            chénɡ

            ①駕,坐。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

            ②升,登。乘彼垝垣,以望復關。(《氓》)

            ③趁,順應。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過秦論》)

            憑恃,依仗。愿乘長風,破萬里浪。(《宋書?宗愨傳》)

            ④冒著。自京師乘風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記》)

            shènɡ

            ①一車四馬的合稱。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過秦論》)

            ②輛。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觸龍說趙太后》)

            13.誠chénɡ

            “誠”字本來寫作“誠”,是形聲字,小篆從“言”部(即讠),成聲。表示言語真誠。

            ①誠心。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愚公移山》)

            ②確實,的確。此誠不可與爭鋒。(《隆中對》)

            ③果真,如果。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隆中對》)

            14.除chú

            “除”是形聲字,小篆從“阜”部[即阝(在左)],余聲(韻母相同)。表示臺階。

            ①臺階。黎明即起,灑掃庭除。(《朱子家訓》)

            ②去掉,清除。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荊軻刺秦王》)

            ③修治。即除逆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記》)

            ④拜官授職。尋蒙國恩,除臣洗馬。(《陳情表》)

            ⑤流逝,過去。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元日》)

            15.辭cí

            “辭”字本來寫作“辭”,是形聲字,金文從“”(表示治理),司聲(聲母相近,韻母相同)。表示打官司時雙方的訴訟,后引申為言辭。

            ①借口,托辭。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季氏將伐顓臾》)

            ②言辭,文辭。辭達而已矣。(《衛靈公》)

            ③一種文體。《歸去來兮辭》

            ④告別,辭別。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鴻門宴》)

            ⑤推辭,不接受。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⑥計較。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鴻門宴》)

            ⑦審訊,口供。單于使衛律召武受辭。(《蘇武傳》)

            16.從

            “從”是會意字,甲骨文為一前一后兩個“人”字,象兩人前后相隨。表示跟從、跟隨。

            cónɡ

            ①跟隨,追隨。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過秦論》)

            ②依順,聽從。臣從其計。(《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從事,參與。弟走從軍阿姨死。(《琵琶行》)

            ④依傍,緊挨著。樊噲從良坐。(《鴻門宴》)

            ⑤使……跟從。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鴻門宴》)

            ⑥隨從的人。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項羽之死》)

            ⑦指堂房親屬。《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李白)

            zònɡ

            通“縱”,合縱的盟約。于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過秦論》)

            17.殆dài

            “殆”是形聲字,小篆從“歹”部,臺聲(聲母相近,韻母相同)。表示危險。

            ①危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謀攻篇》)

            ②有害。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③懈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游褒禪山記》)

            ④大概,恐怕。酈元之所見,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石鐘山記》)

            ⑤幾乎,接近,差不多。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六國論》)

            18.當

            “當”字本來寫作“當”,是形聲字,小篆從“田”部,尚聲(韻母相同)。表示兩塊田地的土質、面積或地理位置不分上下。后引申為相當。

            dānɡ

            ①遮擋。前辟四窗,垣墻周庭,以當南日。(《項脊軒志》)

            ②對等,比得上。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鴻門宴》)

            ③占據,把守。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④應當。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滕王閣序》)

            ⑤掌管,主持。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道。(《五人墓碑記》)

            ⑥面對,遇到。當仁,不讓于師。(《衛靈公》)

            ⑦對著,面對。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木蘭詩》)

            ⑧值,在,正在。當是時也,商君佐之。(《過秦論》)

            ⑨必定,一定。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孔雀東南飛》)

            ⑩將,將要。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師表》)

            ?通“倘”。如果。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六國論》)

            dànɡ

            ①符合。將獻公堂,惴惴恐不當意。(《促織》)

            ②當作。安步以當車。(《齊策四》)

            ③抵押,兩者相抵。張儀聞,乃曰:“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屈原列傳》)

            19.道dào

            “道”字是會意字,金文兩邊合起來是“行”字,表示道路,中間是“首”字,表示領頭。合起來指領路。“導”的本字,表示引路、領路。

            ①道路。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燭之武退秦師》)

            ②途徑,方法。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過秦論》)

            ③風尚。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

            ④道義。伐無道,誅暴秦。(《陳涉世家》)

            ⑤思想,學說。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過秦論》)

            ⑥天道,規律。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庖丁解牛》)

            ⑦志向。道不同,不相為謀。(《衛靈公》)

            ⑧取道。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鴻門宴》)

            ⑨說,講。何可勝道也哉!(《游褒禪山記》)

            20.得

            “得”字是會意字,甲骨文上邊是“貝”字(即貝),表示錢財,下邊是“又”字,象人手。合起來指手持錢財。表示取得、獲得。

            dé

            ①取得,獲得。求之不得,寤寐思服。(《關雎》)

            ②心得,收獲。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游褒禪山記》)

            ③得意,滿足。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蘭亭集序》)

            ④通“德”,感激。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

            ⑤能夠。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鴻門宴》)

            ⑥融洽。某亦守法,與公甚相得。(《記王忠肅公翱事》)

            ⑦適宜,得當。此言得之。(《六國論》)

            děi

            必須,應該。吾得兄事之。(《鴻門宴》)

            21.度

            “度”是形聲字,小篆從“又”部,庶(省略灬)聲(韻母相同)。指用手、手臂測量長度。表示測量長短。

            dù

            ①計量長短的標準。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鄭人買履》)

            ②限度。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諫太宗十思疏》)

            ③制度,法度。內立法度,務耕織。(《過秦論》)

            ④度量,氣度。常有大度。(《漢書?高帝本紀》)

            ⑤常態。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荊軻刺秦王》)

            ⑥次,回。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江南逢李龜年》)

            ⑦譜寫。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揚州慢》)

            ⑧過。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

            duó

            ①計算,衡量。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過秦論》)

            ②推測,估計。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22.非fēi

            “非”是象形字,金文象兩翅相背。表示違背、相反。

            ①不對的,錯誤的。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歸去來兮辭》)

            ②責怪,認為不對。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遙游》)

            ③不是。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④不。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陳情表》)

            ⑤沒有。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勸學》)

            23.復fù

            “復”是形聲字,甲骨文從“攵”部,畐(fú)聲。后來寫作“復”,表示回來、返回。

            “復”字又是“複”字的簡化字,音fú。“複”是形聲字,小篆從“衣”部(即衤),復聲。表示有里有面的雙層衣服,夾衣。后引申為多層的、繁復的。

            ①返回。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恢復。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師說》)

            ③回答。公子往,數請之,朱亥故不復謝。(《信陵君竊符救趙》)

            ④告訴,上報。有復于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梁惠王上》)

            ⑤夾層的,雙層的。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阿房宮賦》)

            ⑥繁復,重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⑦再,又,還。于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鴻門宴》)

            24.負fù

            “負”本來寫作“負”,是會意字,小篆上邊是“人”字,下邊是“貝”字(即貝),表示錢財。合起來指人有了錢財,生活就有了依靠。表示依仗、依靠。

            ①背著東西。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國也》)

            ②擔負,承受。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阿房宮賦》)

            ③使……承擔。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憑借,倚仗。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⑤享有。久負盛名(成語)

            ⑥覆蓋。蒼山負雪,明燭天南。(《登泰山記》)

            ⑦背棄,違背。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廉頗藺相如列傳》)

            ⑧辜負。誓天不相負!(《孔雀東南飛》)

            ⑨蒙受,遭受。不明不暗,負屈銜冤。(《竇娥冤》)

            ⑩敗,戰敗。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六國論》)

            25.蓋

            “蓋”本來寫作“蓋”,是形聲字,小篆從“”部(即艸),盍聲(古音相近)。表示用蘆葦或茅草編的覆蓋物。

            ɡài

            ①古稱傘。今已亭亭如蓋矣。(《項脊軒志》)

            ②遮蓋。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

            ③勝過,壓倒。力拔山兮氣蓋世。(《項羽之死》)

            ④發語詞,大概。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禪山記》)

            ⑤承接上文,解釋原因。大概。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游褒禪山記》)

            ⑥用在句首,不譯。蓋余之勤且艱若此。(《送東陽馬生序》)

            hé

            通“盍”,何,怎么。技蓋至此乎?(《庖丁解牛》)

            26.故ɡù

            “故”是形聲字,小篆從“攴”部,古聲。表示變故、事故。

            ①緣故,原因。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舊交。君安與項伯有故?(《鴻門宴》)

            ③舊。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念奴嬌?赤壁懷古》)

            過去,從前。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項脊軒志》)

            ④衰老。暮去朝來顏色故。(《琵琶行》)

            ⑤故意,特意。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

            ⑥仍然,仍舊。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孔雀東南飛》)

            ⑦固,本來。此物故非西產。(《促織》)

            ⑧所以。故木受繩則直。(《勸學》)

            27.顧ɡù

            “顧”本來寫作“顧”,是形聲字,小篆從“頁”部(即頁),雇聲(古音相近)。表示回頭看。

            ①回頭。相如顧召趙御史。(《廉頗藺相如列傳》)

            看,視。成顧蟋蟀籠虛,則氣斷聲吞。(《促織》)

            ②顧念,顧惜。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隴西行》)

            顧慮,顧及。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鴻門宴》)

            ③看望,拜訪。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

            ④只是,不過。顧計不知所出耳!(《荊軻刺秦王》)

            ⑤豈,難道。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為學》)

            28.固ɡù

            “固”是形聲字,小篆從“囗”部,古聲。表示城郭、關塞堅固。

            ①險要的地勢。秦孝公據崤函之固。(《過秦論》)

            ②鞏固,安定。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頑固。獨夫之心,日益驕固。(《阿房宮賦》)

            ④牢固。君臣固守以窺周室。(《過秦論》)

            ⑤堅決,堅持。藺相如固止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⑥本來,原來。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六國論》)

            ⑦確實,實在。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

            ⑧固然。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報任安書》)

            29.歸ɡuī

            “歸”是形聲字,甲骨文右邊是“婦”字(即婦,省去“女”),左邊是“”(duī)字,表聲(韻母相同)。后來又加形旁“止”(“趾”的本字,象人腳),寫作“歸”表示女子出嫁。

            ①舊指女子出嫁。后五年,吾妻來歸。(《項脊軒志》)

            ②返回。田園將蕪胡不歸?(《歸去來兮辭》)

            ③歸還。臣請完璧歸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向往,歸附。而皆背晉以歸梁。(《伶官傳序》)

            ⑤結局,歸宿。天下同歸而殊途。(《周易?系辭下》)

            30.國ɡuó

            “國”本來寫作“國”,是形聲字,小篆從“囗”部,或聲(聲母相近,韻母相同)。表示國家。

            ①國家。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燭之武退秦師》)

            ②國都,京城。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離婁下》)

            31.過ɡuò

            “過”本來寫作“過”,是形聲字,小篆從“辵”部(即辶),(ɡuō)聲(古音相近)。表示走過、經過。

            ①過失,過錯。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

            ②走過,經過。雷霆乍驚,宮車過也。(《阿房宮賦》)

            ③勝過,超過。裘馬過世家焉。(《促織》)

            ④犯錯誤。人恒過然后能改。(《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⑤責備。聞大王有意督過之。(《鴻門宴》)

            ⑥拜訪,探望。愿枉車騎過之。(《信陵君竊符救趙》)

            32.何

            hé

            ①什么。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②為什么。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唐雎不辱使命》)

            ③怎么。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④何等,多么。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孔雀東南飛》)

            hē

            通“呵”,喝斥,呵問。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過秦論》)

            33.恨hèn

            “恨”是形聲字,小篆從“心”部(即忄),艮(ɡèn)聲(聲母相近,韻母相同)。表示遺憾、不滿意。

            ①怨恨,仇恨。此三者,吾遺恨也。(《伶官傳序》)

            ②遺憾。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歸去來兮辭》)

            34.胡hú

            ①古代泛指西部和北部的各少數民族。秦漢時多指匈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過秦論》)

            ②什么。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歸去來兮辭》)

            ③何,為什么。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歸去來兮辭》)

            35.患huàn

            “患”是形聲字,小篆從“心”部,毌(ɡuàn)聲(聲母相近,韻母相同)。表示憂慮、擔心。

            ①憂患,禍害。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傳序》)

            ②忌諱。此數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戰》)

            ③擔憂,憂慮。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廉頗藺相如列傳》)

            36.或huò

            “或”是會意字,甲骨文左邊是“囗”字,表示疆域,右邊是“戈”字,合起來指拿起武器保衛國土。“或”“國”(即國)古同為一字,后“或”字借用來表示“或者”等義。

            ①有的(人,事物)。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師說》)

            ②也許,或許。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夢游天姥吟留別》)

            ③有時。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歸去來兮辭》)

            37.疾jí

            “疾”是會意字,甲骨文上邊是“大”字,象人的正面,下邊是“矢”字,象箭。合起來指人被箭射中。表示傷病。

            ①疾病。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祭十二郎文》)

            ②疼痛。舉疾首蹙額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梁惠王下》)

            ③恨,痛心。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屈原列傳》)

            ④憎惡,怨恨。嘗問天下所疾惡者。(《張衡傳》)

            ⑤通“嫉”,妒忌。臏至,龐涓恐其賢于己,疾之。(《孫臏》)

            ⑥快。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

            ⑦強,猛烈。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勸學》)

            ⑧銳利。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觀獵》)

            38.及jí

            “及”是會意字,甲骨文上邊是“人”字,下邊是“又”字,象人手。合起來指手從后面抓住人。表示趕上。

            ①追趕上。懷王悔,追張儀不及。(《屈原列傳》)

            趕得上,比得上。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到。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燭之武退秦師》)

            ③推及,涉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梁惠王上》)

            ④和,以及。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荊軻刺秦王》)

            39.即jí

            “即”是會意字,甲骨文左邊是“皀”字,象容器中盛滿食物,右邊是“卩”字,象人跪坐。合起來指人在就餐,后引申為靠近、立即。

            ①走近,靠近。可望而不可即。(熟語)

            ②登上(帝位)。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信陵君竊符救趙》)

            ③依著。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滕王閣序》)

            ④立即,就,就要。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鴻門宴》)

            ⑤就是。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項羽本紀》)

            ⑥即使,縱使,就算是。即捕得三兩頭,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織》)

            ⑦當下,目前。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鴻門宴》)

            40.既jì

            “既”是會意字,甲骨文左邊是“皀”字,象容器中盛滿食物,右邊象人張大了嘴巴。合起來指人吃完飯回頭在打飽嗝。表示就餐完畢,引申為完畢。

            ①完了,盡。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進學解》)

            ②已經,以后。始皇既歿,余威震于殊俗。(《過秦論》)

            ③不久,后來。有時“既”“而”連用。既又與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也。(《祭十二郎文》)

            ④既然。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歸去來兮辭》)

            快樂的真諦,是內心的滿足。童年時過“六一”節,我唯一的心愿就是穿著漂亮的連衣裙頭上扎著鮮艷晃眼的紅稠,跑呀跑呀,胸前那自豪的紅領巾迎風飄揚。

          收藏

          相關推薦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scgzkg.net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文字幕乱人伦| 最近2019年中文字幕6|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 潮喷失禁大喷水aⅴ无码| 最近2018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中文字幕 亚洲 有码 在线|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 毛片免费全部无码播放|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人妻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 播放亚洲男人永久无码天堂|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本|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软件|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视频在线资源| 亚洲高清无码专区视频|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日韩va中文字幕无码电影|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老熟妇|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熟妇人妻系列aⅴ无码专区友真希 熟妇人妻系列av无码一区二区 |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99|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日本在线中文字幕第一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