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至8月大事早關注
2023-09-19 12:21:01北京考試報
進入9月,新一屆高三生開始了備考征程。為此,小編根據本市往年高考工作安排,以及已經發布的高考相關新政策,將2024年1月至8月重要事項進行梳理,希望對趕考路上的你有所幫助。
高三生注意啦,每月大事早關注,這些大事要牢記
2024年
1月
期末考試
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將在1月舉行。有關老師提醒,考試覆蓋高中范圍內的知識點,進一步考查考生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此次考試除了起到全區定位的作用,對強基計劃和綜合評價招生院校定位也有一定參考價值。期末考試的作用在于承接之前復習的效果檢驗,開啟寒假和下一階段的復習。考后,考生要關注自己的失分點,調整假期復習提升計劃,在寒假的跑道上獲得超越,為下學期備考打好基礎。
高三第一次合格性考試
2023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安排在1月份進行,2024屆高三考生可參照此項日程安排,進行相關準備。
小語種第一次聽力考試
如考生報考的高考外語考試科目為非英語語種,需要在本月參加第一次聽力考試。小語種聽力考試也是一年兩考,最終取成績較高的一次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
2月
藝術類專業校考
2024年起,6類藝術類專業進行統考,對于北京市統考已覆蓋的藝術類招生專業,原則上在京招生高校要直接采用統考成績。對于少數專業特色鮮明、人才培養質量較高的藝術院校,對考生藝術天賦、專業技能或基本功有較高要求的高水平藝術類專業,可按程序申請在全市統考基礎上組織校考。校考一般在本月起陸續舉行。
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2024年起,藝術史論、戲劇影視文學等高校藝術類專業,直接依據考生高考文化課成績、參考考生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除組織校考的藝術類專業外,所有藝術類專業均應安排分省招生計劃。
寒假
根據已公布的2023—2024年度校歷,2023年1月27日至2月25日將進入寒假休整期,考生可利用假期這段自主時間,結合自身實際狀況,有計劃地進行查漏補缺,為后半程備考做好準備。
3月
英語聽說第二次考試
按照往年進度,高考第二次英語聽說計算機考試將在3月舉行。第一次機考取得滿分成績的考生將不再安排參加第二次考試。第一次沒有取得滿分的考生也可通過向報名單位申請,不參加第二次考試。
高考體檢
高考體檢通常在3月啟動。考生由所在報名單位組織,到指定體檢醫院完成高考體檢工作。
北京市體檢中心有關負責人提醒,體檢前一周,考生要盡量避免服用損肝藥物及營養品,以免影響丙氨酸氨基轉氨酶結果。若病情需要則不必強行停藥,體檢時須向醫生講明。體檢前三天要規律飲食,在保證營養的前提下偏清淡,避免劇烈運動,保證充足睡眠。
體育單招體育專項考試
3月起,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招生(下簡稱“體育單招”)體育專項考試陸續進行。報考體育單招的考生要及時關注考試信息。
綜合評價招生簡章陸續發布
本月,高校綜合評價招生簡章將陸續發布,根據往年情況,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科技大學、昆山杜克大學等多所高校將在京進行綜合評價招生。
符合條件的考生要于規定時間內在陽光高考平臺或高校網站按要求報名,要提供可以證明個人綜合素質的活動經歷等材料。學校對于考生提供的材料進行考查,范圍包括學業表現、非學業發展能力和綜合素質等。
高職自主招生報名考核
按照往年情況,高職自主招生報名考核將于3月中下旬進行,考生要及時登錄招生院校網站,自行報名。
4月
體育專業考試
體育專業考試將于4月舉行。考前,報名參加體育專業考試的考生要登錄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打印準考證。體育專業考試項目包括身體素質及專項技術兩大項。
綜合評價招生報名
本月,高校綜合評價招生啟動報名。根據往年情況,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科技大學等多所高校在京綜合評價招生。
符合條件的考生要于規定時間內在陽光高考平臺或高校網站按要求報名,須提供可以證明個人綜合素質的活動經歷等材料。考生要及時關注招生院校發布的信息。
通過高校初審后,考生需要參加高校組織的測試(多數高校測試安排在高考后)。除了筆試、面試,近兩年高校在校考中還增設了體育科目測試。
強基計劃發布招生簡章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強基計劃試點高校本月將陸續發布招生簡章,啟動強基計劃招生工作。
強基計劃也稱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于2020年在有關高校開始實施,主要選拔培養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2023年,共有39所試點高校實行強基計劃招生。各高校在強基計劃中投入的招生專業均為歷史積淀深厚、學科實力雄厚、國家人才緊缺的基礎學科和關鍵領域專業,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力學、基礎醫學、育種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
高三“一模”
高三“一模”考試,被許多老師稱之為“小高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教師李冠英表示,此次考試的最大意義是檢驗前期復習的效果,并且發現問題,找出復習漏洞,為后面的復習提供參考依據,以便有針對性地“查缺補漏”。因此考完后考生要及時“復盤”試卷,找出個人能力和學科優劣勢的點,要注重訂正試卷中出現的錯誤,分析問題,歸類總結,找到自我提升的措施和方法。考生不要過分關注分數和排名,要重在找到亟需解決的問題和措施。
體育單招文化考試
2024年體育單招文化考試將于本月舉行,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政治、英語四科,每科滿分為150分,四科滿分為600分。
5月
高校招生章程發布
5月起高校會陸續發布當年招生章程,高校《招生章程》作為志愿填報的重要參考資料,對高考生來說非常重要。《招生章程》內容一般包括高等學校全稱、校址、層次、辦學類型、學習形式、招生計劃及說明、外語考試語種要求、身體健康狀況要求、錄取規則等。
高校招辦相關負責人提醒,考生要細看《招生章程》,了解錄取原則及要求。考生要結合自身報考類型、所在區域、身體情況等個性化因素,根據志愿目標,有針對性地篩選、閱讀目標高校招生章程。有疑問的地方,考生要盡早咨詢高校招辦。
高三“二模”
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在本月進行。高三“二模”是高考前的最后一次集體模擬考試,師生都會比較重視。北京市第十一中學教師謝廣輝提示,考生要把“二模”當成一次高考演練,從多方面做好準備。首先,要調整好情緒和心態,既要保持考試必需的適度緊張,又要客觀看待最終成績;其次,要合理安排休息和飲食,充足的睡眠和清淡的飲食會有利于考出好成績;再次,要合理統籌考試時間,不要在難題上耗時過多。在成績出來后,考生要結合試卷內容對各科各板塊的知識點作梳理,對學科中的強項和薄弱項要有清晰的認知,從而做到有針對性地復習。“二模”的結束,意味著高考的到來。在最后的幾周內,考生不要患得患失,而應“穩”字當頭,做到天天復習,時時進步。
香港、澳門高校發布招生政策
香港、澳門高校本月發布招生政策信息。
2023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有15所高校在內地招生,分別為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香港樹仁大學、香港都會大學、珠海學院、嶺南大學、香港演藝學院、香港恒生大學、東華學院、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澳門特別行政區有6所高校在內地招生,分別為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澳門旅游學院、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和澳門鏡湖護理學院。除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兩所高校納入統招范圍外,其余港澳地區高校在內地均實行自主招生。考生擬報考在內地實行自主招生的港澳高校,須通過招生院校的網站進行報名申請。各院校當年招生的報名申請辦法以其公布的通知為準。
“由于我們大學本科課程主要采用全英文授課,所以考生要具備足夠的英語水平,能聽懂課程并簡單交流。希望考生預計高考總分達到相應分數線的同時,高考英語成績能夠達到120分以上,這樣來到香港讀書,才能更快適應大學的學習環境,也會更有自信與人溝通,享受國際化的校園生活。”香港教育大學環球事務經理何靜表示。部分高校除了對高考總成績有基本要求外,均對英語水平有一定要求,如果考生英語達不到相應成績便無法參加面試。針對相關要求,考生在報考時要特別關注。
6月
高考與學考等級考
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包括統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以下簡稱“學考等級考”)。6月7日至8日進行統一高考,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每科目滿分均為150分,其中英語聽說考試滿分50分,其他外語(非英語)聽力考試滿分30分;6月9日至10日進行學考等級考,考試科目為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由考生自主選擇3門參加考試,成績按要求進行折算,每科目滿分100分。
高考成績查詢
6月下旬,考生可查詢高考成績,北京市高招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也將公布。本科批次按照語文、數學、外語以及學考等級考共6門科目總分劃定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專科批次按照語文、數學、外語3科總分劃定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
“一分一段”分數分布也將同時公布。“一分一段”是以“一分”為單位,統計考得該分數的考生人數和累計人數,每一個分數段上有多少人一目了然。考生在選報志愿時可參考相關院校過往錄取數據,結合自身考分所處排名位次、職業規劃、個人興趣等因素科學合理地完成志愿填報。
高校招生專業目錄公布
《北京市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專業目錄》等材料預計將于6月發放。這些材料匯總了所有在京招生學校的專業計劃、相關代碼等眾多內容,是填報志愿的重要資料。北京教育考試院高招辦相關負責人提醒,作為志愿填報的依據,考生在閱讀本科專業目錄時,要特別關注批次、院校、院校專業組、符號四個方面。《專業目錄》說明中還包括志愿填報時間、填報方法、一些用詞的解釋、部分專業的填報要求等。考生和家長要仔細閱讀,并結合實際情況,在規定時間合理、科學填報志愿。
強基計劃、綜合評價招生校考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政策,強基計劃的高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績發布后舉行。報名強基計劃的考生,要按照報考高校發布的強基計劃招生簡章,根據要求進入系統完成確認環節并上傳相關資料,方可參與后續考試。高校將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綜合成績(其中高考成績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據考生志愿,按考生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進行錄取并公示錄取標準。
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外國語學院等高校的綜合評價招生測試也在本月進行。
體檢補檢
按規定,報考高校的所有考生均要參加身體健康狀況檢查,如實填寫本人的既往病史。如未能在規定時間參加體檢的考生,可于6月進行補檢。全市補檢人員的復檢也在本月進行。
軍檢、公安院校體檢
軍檢、公安院校體檢等相關工作將于6月中下旬進行。報考軍事類、公安院校的考生要根據通知,按時進行政審、軍檢(公安體檢)、面試等。軍檢包括體格檢查、面試和心理檢測,一般先進行面試再進行體格檢查和心理檢測;對報考在京招生公安院校本科的考生,北京市公安局將對其進行面試、體檢、體能測評、心理素質測評工作。
本科志愿填報
本科志愿填報將于6月下旬開啟,考生要按規定時間完成志愿填報。本科招生設置本科提前批、本科普通批2個批次,并按順序依次錄取。有關老師提醒,考生要在認真閱讀相關招生政策規定以及高校招生章程后,在規定時間登錄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依據《北京市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專業目錄》填報志愿。
7月
高招錄取
本科批次錄取工作通常是在7月進行。高校將統一高考成績、學考等級考成績作為本科錄取的基本依據,同時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北京教育考試院高招辦有關負責人提醒,考生要及時了解錄取進程,關注相應批次錄取進程,及時查詢錄取結果。未被錄取但符合相應條件的考生,還要重點關注征集志愿安排,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相應工作,以免錯失錄取機會。
專科志愿填報及錄取
高職(專科)填志愿及錄取工作在本科批次錄取結束后啟動。未被本科錄取的考生可填報高職(專科)各批次志愿。錄取期間,考生可通過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查詢錄取結果。如果當前批次高校計劃未完成,將根據情況征集考生志愿,征集志愿填報時間通過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發布。符合條件的考生要在志愿填報時間截止前完成信息提交,逾期不能補報。
8月
高校寄送錄取通知書
各高校錄取通知書一般會在7月至8月通過中國郵政速遞物流(EMS)發出。考生可進入EMS網站,根據學校招辦提供的EMS編號,查詢錄取通知書運送狀態。收到錄取通知書后,考生要先核對錄取人姓名、身份證編號、錄取專業以及是否加蓋錄取高校公章,以防誤領或偽造,并且對照清單認真檢查相關材料是否齊全。
了解資助政策、準備報到
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新生,要按要求完成入學準備。如有特殊原因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報到,新生要參照學校寄發的錄取通知材料中的有關提示,提前與高校相關部門取得聯系。
家庭困難的學生可依據通知書內派發的相關文件,在開學前了解國家、學校的資助政策,提前做好入學準備。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