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七
2023-09-01 18:22:14強國有我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當歲月輕染,穿過五千年的風雨,當時光溫潤,鑄就五千年的輝煌。輕撫歷史的畫卷,回望中華民族走過的漫漫征程,堅實的足跡,鐫刻著美麗而溫馨的記憶。
披千里冷月寒星,望一路鼓角連營!輝煌在這一刻仰望,仰望那一段記載輝煌的崢嶸歲月。中華民族的滄桑巨變,是科技創新、不斷發展進步的成果,是無數炎黃子孫用智慧和科技創新精神凝結的累累碩果。
四大發明締結的文明在史冊中銘刻;絲綢之路上清越的駝鈴響徹在遙遠的異鄉。神舟飛船一次次地飛躍太空、嫦娥探月、港珠澳大橋開通、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5G網絡的使用……這些不勝枚舉的光輝成就,是我們國家科學技術進步、國家強盛的體現,彰顯著我們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大國風采。
站在時光的路口,回望歷史的暮靄煙云。曾經,我們的國家也飽受風雨侵蝕,歷經磨難坎坷,是中華兒女們,傲然地挺起不屈的脊梁,砥礪前行,用拼搏和信念、科技和創新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民族精魂。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這是古人神奇的暢想,在今天卻是美好的事實。科技已經走進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新四大發明——高鐵、網購、掃碼支付、共享單車,已成為生活的新潮流。我們的衣食住行和通訊方式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日常生活已經與高科技密不可分、深度融合。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中國要強盛,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搶占科技創新的新高地,這樣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建國后,我們國家堅定不移地在執行科技強國戰略,驅動創新發展引擎,努力建設科技創新型國家。
2017年4月,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國產航母——山東艦,在大連正式下水,開啟了我國國防和軍事領域的新征程;2019年9月,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運儀式隆重舉行,機場建設立足科技創新,開發應用多項新專利新技術,創造許多世界之最;2020年6月,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第55顆衛星在茫茫夜色中進入浩瀚無垠的太空,成功完成了全球組網,創造了世界航天史的奇跡。
科技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
科技創新更是一個國家實力的體現,而國家實力是科技創新的保障。中國智造再次展現了震驚世界的力量。10天建成了火神山醫院,熱成像技術快速鎖定疑似病例,機器人可以代替人奔忙在抗疫一線……高科技元素的助力,提高了診治時效,堅定著中國人民戰勝疫情的信心,保護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此時此刻,我愿用最美的詩、最深的情,為祖國母親的強盛、為那些用科技創新推動祖國發展強大的英雄譜寫一首激昂的贊歌。
今日的精彩依然閃耀光芒,祖國的未來更加絢麗斑斕。在時光的隧道里眺望,偉大的強國夢凝聚著每個中華兒女的遠大抱負,我們要把一個個美好的夢想描繪成民族的錦繡藍圖——為了祖國母親更加強大,我就要做其中一個勇敢無畏的追夢人,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勇攀科技高峰,樹立科技點燃夢想,創新鑄就輝煌的新理念,用科學技術和創新精神托起祖國更加強大的明天!
點擊查看:新高一指南匯總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